-
拼多多里正在长出一个老红书
设计动态 2022-10-27还记得当年那个你誓死都要关闭的拼小圈吗? 对,就是那个会不经意间自动分享拼单信息,让你社会性死亡的拼多多版朋友圈。 曾经,它有多让潮男潮女社死,如今,它就有多令大哥大姨上头。 一、电商版老红书 去年末,小红书注册老红书的商标申请被驳回了,但在拼多多的兴趣圈里,当你打开拼多多的兴趣圈时,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在兴趣圈活跃的用户居然有很多中老年用户,不知不觉间,一个电商版的“老红书”就这么出现了。那么如何理解中老年用户在拼多多兴趣圈里“驻扎”的这件事情?不如先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还记得当年那个你誓死都要关闭的拼小圈吗?
对,就是那个会不经意间自动分享拼单信息,让你社会性死亡的拼多多版朋友圈。
曾经,它有多让潮男潮女社死,如今,它就有多令大哥大姨上头。
一、电商版老红书 去年末,小红书注册老红书的商标申请被驳回了,但在拼多多的兴趣圈里,一个电商版老红书却悄然崛起着。
打开拼多多的拼小圈,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好友购物动态feed流。在此前无数个日子里,你一定曾因为好奇而打开过这个功能,但大概率转头就意兴阑珊地从好友A的餐巾纸拼单,好友B的蔬果收件晒单和好友C的拼单3次中撤出。
当然,如果你没有撤出,而是点击了置顶栏或feed流里的内容推荐,那么,恭喜你,收获了一张老红书体验券。
爱下厨、养花养草、钓鱼客、喝茶品人生,光从顶部分类来看,拼多多的兴趣圈不仅风格独树一帜,针对性也很强——显然,九零和零零一代的潮男潮女们绝不是目标人群。
而在内容评论区里,产品经理预置的鲜花、微笑小表情也宛如神来之笔。
对比起当代互联网产品所追求的玻璃感设计、霓虹效果和极光背景,拼多多兴趣圈这简单粗暴又莺歌燕舞的产品风格,像是扫地僧出世一般,轻轻松松就勾起了目标用户的表达欲。
来自四川成都的燕子,拼到了一份野生小河虾,她觉得这件商品「杂鱼没有选干净,但总得还好」,附图是一口黝黑铁锅和炸的酥脆金黄的小河虾。
故乡的白杨没有拼单,六张家宴原图,一句「简简单单又是一餐」就收获了上千赞。
屏幕左滑,「养花养草」里,硕熙奶奶8.2元买了一棵茶花树,并赞扬它「漂亮极了」。
「钓鱼客」里,浪迹天涯刘友华晒出了今天花一个小时就钓到的,一条不锈钢盆都装不下的大鱼。
「摄影俱乐部」里,穿着玫红长裙的凌姐,分享了六张个人风景照,配文是:女人最好状态,眼里写满了故事,脸上不见沧桑,不羡慕谁,不嫉妒谁,开心过好每一天。
发现没有,当年轻一代还在构图和滤镜里反复编辑时,拼多多兴趣圈里的豆豆妈、强哥和燕子们,已经凭借旺盛的表达欲将互联网内无人知晓的电子荒原变成了一块赛博芳草地。
二、兴趣圈进化论 比起兴趣圈,大众可能对拼小圈要更熟悉一些。
两年前,拼多多为了解决用户对商品和平台的信任问题,上线了拼小圈。那时,拼多多对拼小圈的定位是:跟着好友的真实评价再下单,就能减少决策失误。
但实际上,拼多多首次推出拼小圈时,外界唱衰声不绝于耳,毕竟当时淘宝淘友圈的失败经验在前,拼小圈的产品模式怎么看怎么灰暗。
另一方面,在冷启动时,拼小圈杀入用户好友关系的方式颇为野蛮,也因此遭受了不小的舆论谴责。
彼时,拼多多主要通过积累「砍一刀」和「多多果园」的好友传播链以及读取通讯录等方式链接好友关系。
更让人诟病的是,拼小圈里的冷启动内容,来自于人们下单后自动生成的购物记录。当时这一功能甫一上线,就让不少用户抓狂,而连夜删除拼小圈动态,几乎成了当时潮男潮女们的统一动作。
不过,年轻人的激烈反对不但没有将拼小圈扼杀在摇篮里,反而给了它另辟蹊径的提示,既然攻不破年轻潮人和五环内用户,那就使劲撬动中老年人。
没多久,拼小圈就锚定了目标用户,并找到了撬动他们的绝佳途径。
是的,在社交破圈初次碰壁后,拼小圈做了大胆转型,它一下上线了四大功能:好友问答、一键做影集、好友合唱、魔法视频。
这其中,一键做影集和魔法视频的上线,撬动了相当大一批原始用户。前者让无数阿姨手机里的风景照有了用武之地,而后者,凭借简单好用的模板特效,让无数中老年人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姹紫嫣红”。
两年后,这两大功能整合为了一个功能——魔法照片。
如今,虽然功能删繁就简了,但它在中老年用户间的受欢迎程度却丝毫不减,而兴趣圈就是这个功能的成果体现。
兴趣圈可以被视为精选后的拼小圈,目前划分出了十几个兴趣区,除了上文提到过的爱下厨、养花养草、钓鱼客、喝茶品人生外,还有摄影俱乐部、书画天地,以及举杯品美酒、做手工等诸多类目。
目前,用户在兴趣圈内发布动态时,既可以选择发布纯动态内容,也可以选择发布带有商品链接的动态内容。
从互动率来看,拼小圈内容的互动大多有限,但兴趣圈里的内容,互动率往往很高,从东北大姨的半张脸自拍到钓鱼佬的装备展示,兴趣圈的流量分配不给滤镜只给真实,有时候即便是几张家常美食照片也能收获上万赞。
ID名为年轻多美好的拼多多用户,光凭一条风景照动态,就收获了50万赞和1.2万评论。
而ID名为徐徐的拼多多用户,晒出了他的宠物——一只中华草龟,下方显示,这条动态被3.4万人赞过。
三、中老年人的表达欲 到这里,可能有人开始疑惑,这样的内容和分区真的有这么大的流量和互动吗?
没有构图,没有滤镜,甚至配文还有错别字的兴趣圈,究竟从哪撬动的表达欲?
事实上,在发问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几组数据。
Quest Mobile发布的2022年《银发经济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8月,银发用户月活跃用户规模达2.97亿,月人均使用时长121.6小时,其中重点提到,「下沉市场为银发人群的主要聚集地,同时也是银发人群增量的主要来源,伴随移动互联网对下沉市场的持续渗透,下沉银发用户增长贡献率超6成。」
在此以外,这份报告还列出了一个数据——银发人群在综合电商APP月活跃用户规模TOP5,排名第一的正是拼多多。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是拼多多用兴趣圈撬动了中老年人的表达欲,不如说是中老年人的表达欲,盘活了兴趣圈。
在这里,每个顶着鲜花和怼脸自拍的用户,都有着高昂的、热烈的表达欲:
「今天买的玉米粉,做出来的包子很香 。」「土鸡蛋多次购买,物美价廉,非常喜欢。」 「在小袁家买的鸡,不新鲜,不要再来了。」 …… 还有人把兴趣圈当成日记在记录,上至旅行回忆下至兴趣爱好,都有分区可去。
其实从分区和目标人群锚定来看,拼多多兴趣圈不仅像一个电商版老红书,它其实和另一款主打中老年人社交的互联网产品——美篇,也颇为相似。
如果要说二者的区别的话,那就是兴趣圈的覆盖人群更广阔、更下沉、更普遍,而美篇里活跃的中老年人,则更加的城市化和知识分子化。
美篇里的活跃用户,社会身份更多是退休工人、医生、教师和体制内人士,而兴趣圈里的活跃用户,明显要下沉几个圈层,他们可能是县城个体户,也可能是务农人士,所以比起美篇用户浓重的文青色彩和强烈的个人表达,活跃在拼多多兴趣圈里的用户们,分享内容更加碎片化、生活化,也更容易让人产生互动欲。
四、年轻人也在围观拼小圈 不过,虽然拼小圈里的活跃用户不是大姨就是大哥,但你千万不要认为拼小圈的DAU完全都是由他们贡献的。
事实上,年轻一代们也会间歇性游荡在拼小圈的隐秘角落。
有人在这里揭开了名媛也会拼单的假面,有人在这里发现月入几十万的表哥,也会在拼多多上买赝品衣服,买几十块的蛋白粉,还有人透过关系链发现了亲人隐藏的生活真实面。
比如微博用户「暖韭」,无意中添加了爷爷为好友,然后就有了跑去看他拼小圈每天买什么东西的习惯,明明家里从不短爷爷酒喝,但却经常看到他买十几块好几斤的高粱酒。
而对微博用户「小鱼的柚子茶」来说,拼小圈的存在是一种反向成就。
“每次购物的时候,都会默认将购买的链接分享在拼小圈里面,我无意间发现我妈经常在拼多多上买东西,这时候,我就会根据她买的东西判断,她最近是不是缺什么,或者对什么东西感兴趣,我就给她买更好的贵替,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喜欢这种垃圾功能。”
当然,也有人承担不起围观的后果。
在知乎上检索拼小圈,关联内容是「拼多多的拼小圈有多可怕?」、「拼多多拼小圈让我难受极了,请问怎么关掉?」。
在微博上,则是遍地的社会性死亡时刻——有人在不经意围观后才发现,几年前就断联的前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躺在了自己的拼小圈里,而自己甚至还能看到他最近买了些什么。
专栏作家
作者:咸鱼鱼,监制:吴怼怼,微信公众号:吴怼怼,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文创与消费。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废掉”一个年轻人,就让他加入打卡群
设计动态 2022-10-27你还在为养不成好习惯而担忧吗?你害怕考试前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吗?快来打卡吧!” 近两年,以记录自律生活为题材的短视频、直播等在各网络平台上兴起,学习、健身打卡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打卡”原本指员工在上下班时完成考勤的工作程序,其含义到今天已经产生巨大变化相信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几位积极上进的好友,每天打卡运动锻炼、外语学习、减肥瘦身等等。除了自发打卡之外,还有许多人花钱打卡,只为了督促自己“自律”。那些加入了N个打卡群,为打卡付费的朋友们,真的会比不打卡的人更能坚持下来吗,来看看文章是怎么说的吧~
你还在为养不成好习惯而担忧吗?你害怕考试前自己什么都没准备吗?快来打卡吧!”
近两年,以记录自律生活为题材的短视频、直播等在各网络平台上兴起,学习、健身打卡活动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参与。
“打卡”原本指员工在上下班时完成考勤的工作程序,其含义到今天已经产生巨大变化,只要你想让更多人知道你的动态,一切皆可“打卡”。
不少人习惯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打卡”,而很多年轻人花钱购买的“读书打卡”“早起社群”等产品,不过是为了督促“自律”。从外语学习到减肥瘦身,从早起出勤到作业习题,从勤练琴到多喝水,只要是想得到的领域,都能找到打卡阵营。
对于这些积极自律的年轻人而言,谁要是手机里没十个八个打卡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上进青年。
01 喝水打卡、跑步打卡、追剧打卡,一切皆可打卡 “今天不学习,明天变垃圾。”王鑫的手机屏保上,醒目地写着这句标语,以便她随时可以给自己“打鸡血”。与此同时,她的手机上还充斥着各种打卡App——有为自己的健身计划设定目标日历的Keep、专门帮用户养成早起好习惯的“早起打卡之星”、用于多样性目标的“小目标打卡”“小习惯”,等等。
王鑫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摆在她眼前的有三条路——考公、考研或者考雅思。虽然已经被同学称为学霸,但王鑫还是倍感焦虑,她把自己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的——每天早上5点30分起来学习英语,晚上12点30分睡觉。
王鑫说:“我们平时看到那些‘自律狂魔’,总会觉得他们很牛、很厉害,精力怎么如此充沛,其实(他们)都是在咬牙坚持。因为没有原则和外界要求,人总是趋向于舒适和享受,而忘了当初立下的flag。唯有制定一个基本原则,在这个方向里行动,才能保持自律。打卡,是我对自己努力后奖励的一朵小红花。”
如今,网络上充斥着各类打卡社群,有的人“三分钟热度”,考研、考公总是半途而废;有的人阅读时看一页就要休息半小时,无法专注;有的人在年初立下减肥、健身flag,到年底也没有去过健身房;有的人收藏了很多想追的剧,却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琐事耽搁着……
除健身外,学习、理财、环保等都成为当前年轻人追求的自律生活。总之,在打卡群内,人们有一千零一个需要打卡的理由。
大厂员工Willson 每天在Keep和微信朋友圈里打卡跑步,已经坚持了八年,也习惯每次打卡收到朋友们的点赞。他说:“自律是一种坚持,这让自己更接近奋斗的状态。但如果没有社交打卡,自律恐怕就很难坚持下去。”
同样是跑者,Willson很钦佩村上春树那样的生活——规律到有点死板、乏味,如同瑞士机械表,分秒不差。Willson说:“村上春树每天4点起床,写作5小时,下午跑步1小时或游泳1.5小时,然后读书、听音乐,晚上9点就寝。我做不到这种程度,但是打卡这个行为,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我进行自我约束,提醒我该打卡了,一天不打卡就浑身难受,由此让我把跑步这件事坚持做了下来。”
独行快,众行远。从这一角度来看,“社交打卡”是一种社群化成长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圈子,认识有共同价值观和目标的人,借助他人的赞赏与督促,一群人相互鼓气、相互监督,就容易引燃个体心中奋斗的激情,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心理学的角度,打卡可以形成正向的心理效应,它能在达成目标和完成任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越高的正向心理越能完成目标。在朋友圈中打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提高正向的心理效应。
02 花钱买自律的年轻人:我花钱请人管我自己 对于另一小部分人而言,自律不够,“他律”来凑。
从小在“虎妈”教育模式下长大的琳达,虽然没有养成主动自律的习惯,却坚信妈妈反复告诉她的名言——“自律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出国以后,妈妈便没再像以前那样“高压管理”。因此,每当琳达拖延或者抗拒看书时,她的内心就会感到焦虑,但是又提不起劲来学习。
后来琳达发现,网上居然还有一种服务,叫“监督打卡”,她果断购买了包月服务。一个月后,她坚持打卡了21天,这对于平时可能一个月只有10天用在学习上的她,有突飞猛进的效果,于是琳达又续费了一个月,心想着期末论文有底气了。
和琳达想法一样的年轻人不少,一些年轻人非常求上进,希望变得更自律,让自己在学业和工作上更有竞争力。于是,他们花钱买监督,花钱找人管自己。
他们购买的,是一种名为“人工叫醒监督学习服务”的私人定制化服务,包括但不仅限于“督促考研、考公、早睡早起、减肥、健身、防久坐等一切无法自律的事情”。
这听上去有点玄乎,实际上需求不少,尤其在每年考公或者考研的旺季。
琳达说:“我的自律性很差,从小习惯了被管着,一旦没人管,就开始‘摆烂’。”
振臂呐喊“卷起来”的年轻人一路高歌猛进,带火了监督自律打卡的生意,网上提供监督打卡的小店比比皆是。可选的服务时长分别有一周、一个月和一个季度,最贵的“强力监督一季度服务”售价为1600元,最便宜的“魔鬼监督一周”也要106元。网络上对监督服务的定价也不规范,小到3元,大到数百元的订单都有,一个口碑不错的店,购买量有上百单,且复购率也有三成以上。
小易是某平台上获得认证的自律监督学习员,原本就从事教师行业的他,阴差阳错当上了兼职的自律监督学习员,客户评价他“比亲妈还负责”。
小易有一个早起学习打卡群,专门给需要监督的小伙伴,群里成员来来去去,最多的时候人数高达200人。小易认为,这是一份“充满正能量的工作”。
小易说:“群里大家一起规定了早起的时间,大家都要按照这个计划执行。每个人早起要给我拍一张带有日期的照片,或者一句语音,证明你早起了。我们的打卡周期为30天,从入群当天开始算起。如果请假,需提前一天。定制化的自律服务还要求被监督者每日数次定时提醒、截图或者录视频反馈进度等。”
在小易看来,人们可能还停留在监督是父母、老师的职责,从小被监督着按部就班完成生命中的所有环节。但这类监督还会附加其他“魔法攻击”,例如责备、攻击、贬低,导致被监督人不自信、影响双方关系等问题。
而在网络上,如果购买监督打卡服务,比如被监督起床、跳操、背单词、写论文、写PPT等,不但能定时得到提醒,还能被温柔地鼓励,得到充满正能量的引导。
小易说:“为了提高打卡的积极性,我们也有一定的奖励机制,那就是返现。入群者需要先交押金,晚起一次就要扣钱,如果30天全勤,可以得到押金的一半作为返现。”
花钱找人来管自己,看起来就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生意。除了过去的文字、电话叫醒,现在还有语音、视频监督等,甚至衍生出线上自习室、直播自习打卡等。
薇薇是减脂餐打卡群的一员,她参加减脂餐自律打卡已经一个多月了。当被问到监督是否真的有效果时,薇薇说:“我觉得还蛮不错的,感觉被人盯着效率要高一些,而且监督员会让拍照检查,记录自己每一餐吃了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也被动地去养成一些刻意控制饮食的习惯。当然,这些效果也是因人而异的,只有试过才知道是否适合自己。这个服务对于我这种缺乏自驱力的人来说真的很香。”
03 自律,看着很燃,做到很难 在打卡成风的当下,总有哪里让人感到不对劲。
“这不就是智商税吗?”“基本靠自觉,没啥用,别浪费钱了。”——这是一部分购买过监督服务的人留下来的差评。
曾经是打卡群一员的李楠,在尝试过自律打卡后选择了退群。李楠说:“我曾经购买过两种‘自律’课程,一种是在群里配对好友,对方时时监督少食多动;一种是进入健身微信群,教练在群内推送训练项目,群友每日打卡。最终均以半途而废告终。雇来的监督人只能监督我的线上状态,无法管住生活的方方面面。只靠‘他律’是不太可能的。当中还有一个悖论,就是真正自律的人没必要告诉别人他在自律。何况这种所谓的努力,只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你看上去很努力。与其在朋友圈中演戏,不如在现实中努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花钱找人管自己”,可以用金钱暂时唤醒内心深处的自律意识,因为在潜意识中,消费者希望这钱花得值,会暗示自己坚持下去,别让这钱白花了。从一些购买者使用后的反馈来看,监督员的服务产生了陪伴和鞭策效应,让一些人客观上提高了效率,变得更专注起来,但也有最终没坚持下去的人。打卡最终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周岭在《认知觉醒》中说:“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单纯地依赖打卡,不仅会转移行动的动机,还会降低行动的效能。”
比如“微信运动”,这个功能可以让自己每天的行走步数显示在排行榜上。不排名不要紧,一排名,有些事就变了。很多原本不需要走那么多路的人,为了冲上排行榜而去“刷步数”。实在走不动了,有人发明了摇步器,只要把手机放在摇步器上,它就会根据人走路的步伐去摆动手机,由此“欺骗”大数据,让它以为你在运动。那么,“微信运动”打卡的动机就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失去了它一开始的意义。
打卡也是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消退、动机减弱,学习成长的难度逐渐增大,人们不得不依靠更强的意志力去坚持,大脑也会开启自我保护模式,调整认知,给自己找借口——学习很难,打卡不难,那完成打卡就可以了。加入的打卡群再多,也躲不过你自己大脑的自我保护模式。
在周岭看来,一个人的认知越清晰,行动就越坚定。大多数人在意志力薄弱的情况下,都会为了完成打卡任务而不自觉地降低标准。
周岭说:“朋友圈里打卡的人,虽然他们每天打卡打得很起劲儿,但最终学有所成的人寥寥无几。对大多数人来说,打卡只是一场充满激情的欢娱盛宴,无须多日,他们就会出现在另一轮打卡活动中,或是无疾而终了。”
作者:郑依妮;排版:王怡晴
来源公众号:新生活方式研究院(ID:neweeklylifestyle),专注发现美好生活的况味。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新周刊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矢量插画必备!对本地文件一键配色的神器「Color-editor」
UI交互 2022-10-27大家好,这里是和你聊设计的花生~上次向大家推荐了配色神器 Palettemaker,它最大的特色可以将配色方案自动应用到海报、插画、图案等设计模板上,让用户实时预览配色方案的大致效果。今天再为大家推荐一个我最新发现的配色工具 「Color-editor」 ,它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文件,并利用预设的配色方案对其进行上...大家好,这里是和你聊设计的花生~
上次向大家推荐了配色神器 Palettemaker,它最大的特色可以将配色方案自动应用到海报、插画、图案等设计模板上,让用户实时预览配色方案的大致效果。今天再为大家推荐一个我最新发现的配色工具 「 Color-editor 」 ,它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文件,并利用预设的配色方案对其进行上色。
拯救配色废!让配色效率暴涨10倍的预览神器 Palettemaker 大家好,这里是设计神器挖掘前线记者花生为您发回的实时报道 ~ 配色一直是我们设计师比较关注的话题,可能大家都收藏了很多个自动生成配色方案的网站,但会发现在网站上看着不错的配色用起来却不太行,没办法就只能再重新找,非常浪费时间。
阅读文章 >
Color-editor 网址直达: https://iconscout.com/color-editor
Color-editor 是国外的一个设计资源网站 iconscout 开发的一款色彩编辑工具,可以对 SVG 格式的文件自定义上色。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自己的 SVG 文件上传到网站上,利用网站预设的配色方案进行一键上色,非常适合 UI 图标、UI 插画等矢量文件的快速配色。下面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器怎么使用吧~
1. 使用介绍
进入网站后,首先点击上传本地的 SVG 文件,然后会出现如下界面,网站的调色功能集中在左侧工具栏,调色效果会实时展示在右侧的窗口,点击面板顶部的左右箭头可以撤销&还原炒作,点击「重置」可以一键还原到最初的配色。
Color-editor 一共提供 3 中着色模式,分别为彩色模式,单色模式和灰度模式,适合不同的配色需要。
① 彩色模式(color tone)
进入彩色模式后,网站会自动给出 200+种预设的配色方案,点击其中一种就能将配色应用到 SVG 文件中。
由于预设配色只有 4 种颜色,如果你觉得应用效果不是很完美,可以在左侧的「item colors」里对画面的任意一种颜色进行单独调整,让整体的配色更加和谐。
如何设计B端色彩体系?3个步骤帮你掌握起来! 编者按:B端设计的色彩体系如何构建?
阅读文章 >
② 单色模式(monochrome)
当进入单色模式后,画面中的颜色就只剩一种颜色,而在色彩的饱和度上有所差别。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色相滑块修改色彩,以及整体降低色彩的饱和度,使配色更加和谐。
感觉这个功能很适合对个 UI 图标进行批量上色——将多个图标一起导出为一个SVG文件,然后上传到网站选择一个主题色就能实现快速上色,整体风格统也会统一,还可以重新下载为SVG格式,方便后期编辑。
③ 灰度模式 (graytone)
进入灰度模式后,画面中的色彩饱和度会处在一个很低的范围,即使改变色相也只能看出一些细微的变化。可以调节左侧的 TONE VALUE 选项,可以把饱和度调整为零。
除了一些简单的的图标和元素,Color-editor 也可以为画面更加复杂矢量插画进行上色。需要注意上传的插画本身需要有不同的上色的区分,否则网站会无法识别。上色完成后,点击网站右下角的下载按钮就可以将保存文件,网站提供下载 PNG、SVG 和 PDF 三种格式。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 配色神器 推荐,喜欢本期推荐的话记得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朋友。有关本文或设计的问题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为回复 ~
推荐阅读:
Banner设计保姆级全方位教学!万字干货! 编者注:Banner设计看似简单,实则囊括了平面设计、设计心理学、用户研究、文案设计等多领域的知识点,本文用1万2千字的超长篇幅,帮你从零开始掌握Banner设计。
阅读文章 >
配色找不到感觉?这个PCCS色彩体系帮你从根本上解决(三) 大家好,我是和你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向大家介绍了 PCCS(日本色彩研究所配色体系),它是目前全世界最常用的色彩体系之一,能帮助我们了解色彩要如何使用才更方便,以及如何搭配色彩才更和谐更好看。
阅读文章 >
-
如何面对职业未来?腾讯资深设计师的6个职场思考!
UI交互 2022-10-27最近我学到了一些经验,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从社群反馈来看,好像大家还蛮喜欢看彩云的职业思考,之前一篇《来腾讯的第三年,我的 13 条职业思考,关于那些被最常问到的话题》就很受好评。因为我自己是有每天写作的习惯,今天就将我近期的一些思考整理分享,包括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心态习惯以及对未来的职业思考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最近我学到了一些经验,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从社群反馈来看,好像大家还蛮喜欢看彩云的职业思考,之前一篇《来腾讯的第三年,我的 13 条职业思考,关于那些被最常问到的话题》就很受好评。因为我自己是有每天写作的习惯,今天就将我近期的一些思考整理分享,包括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心态习惯以及对未来的职业思考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近万字干货!来腾讯第三年我总结的13条职业思考 2014 年夏夜。
阅读文章 >
在看本文之前请思考几个小问题:
做事情为什么要注重流程方法? 普通人到底能不能弯道超车? 踩坑时,什么样的难度值得你去研究或跳过? 如何面对职业未来? 什么事情是你最好马上就应该做的? 带着这几个小问题,看是否能从我的思考中找到答案。
一、流程化思维 每周更文都是我一个人,为了提升效率,我会习惯将事情流程化,这样也不容易遗漏重要事情。
比如,对于公众号文章编辑来说,我会先把内容从 Typora(我最常用的 markdown 编辑工具)中复制填入编辑器,然后再全选所有内容进行统一格式化,去掉从外部带进来的所有格式内容。再统一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字距,段落高度,缩进。这个时候,我会对文稿内容进行一次保存。然后申明原创和赞赏,封面,概要,是否合并到合集,再保存一次。这样保证已经填进来的内容不会丢失,重要的申明不会遗漏。
然后,再进行细致的调整。修改所有小标题字号,图片间距。然后,再对所有链接、图片注释进行字号、颜色、对齐方式进行统一修改。最后,再逐句看完文稿,把需要强调的文字加粗,保存并发预览自己再读 1 遍甚至多遍。最终,确认无误后才算完成一篇文章的编辑工作。
通过这种流程化的操作,尽管文章编辑比较繁琐,但在将近 5 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出现错误。分享这个事情,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做事方法。
我会尽可能地将我要做的事情“流程化”,算是我的思维体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思考模式会帮助我在其他各个事情上做到更好。比如,我经常能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流程规范,生活中也会把自己流程化,形成规律也降低了启动的成本,更容易坚持。
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去想整个事情的流程运转,每一个环节分别做哪些事情,哪个节点是资源充足的,哪个环节是缺失的。通过这样的思考,全局的概念就有了。这样不论遇到什么疑难杂症,你都能先从整体上来判断得失。
流程式的思维方式,会让人的思考变得越来越系统。
二、欲速则不达 最近看到 XX 公司爆的大规模裁员,毁约 Offer,让市场上的寒气更甚了。
其实,我很早就觉得这家公司迟早会出问题,前期实在是扩张的太快,薪资 2 倍甚至 3 倍的薪资都能给,感觉跟市场几乎是脱节的,特别不靠谱。很多后面从这家公司出来的员工,往往不得不面对降薪的情况才能找到工作。
急速的扩张,带来的问题就是内部管理混乱,上层给的资源和权限过多,导致下面的每个团队都想快速扩充自己的地盘。现在钱烧的差不多了,盈利陷入冰窟,不健康的经营模式自然走不下去了。
从公司的发展联想到个人的发展,几乎每一个想要速成的最后都没能速成,真是讽刺。
欲速则不达,拉长时间看,最后跑的最远的往往是那种脚踏实地把事情认真做好的人。同样都是努力,本来别人就比你厉害,凭啥总想弯道超车?没那么多逆天改命的事。
三、如何面对职业未来 近期的就业环境,我也不多说了,大家应该都懂。在这种环境下,普通人还能做哪些事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呢?我认为也有几点:
1. 把英语学好。 以后远程工作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国内机会不多,或许还能远程去外企,或者给老外做私单。目前看到很多高端职位,都是要求英语要好,能达到基本的听说读写水平,如果真的在国外工作,其实拼的也就是语言能力,当你可以像母语一样能说会道,那就跟在国内上班没啥区别了。
为了把英语学好,我会用背单词提升词汇量,再用做译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我今年从计划专项提升词汇量开始到现在,转眼都已经打卡了 228 天,量变带来质变,现在看英文原文已经越来越少用到翻译工具查单词了。
2. 学会道术结合。 不断学习,才能成长,这没错。但必须认清道和术的区别,要多去思考,学习事物的本质原理,术很多时候只是你达成目标的工具,当然涉猎足够多的术有利于开阔眼界,找到更多可能性。术是学不完的,但道思考清楚了,很多问题便有了通解。保持学习力,也理解了道,就不那么担心离开平台光环,因为不论去了哪里都有实力把事情做好。
3. 跟对人很重要, 在 35 岁前要建立自己的圈子和找到能跟的领导。很多职位其实都是相互内推介绍来的,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的成本非常高,导致很难成功。
4. 提升认知 ,时刻为未来做准备,要去想 5 年后我还在做什么,假设我不做这份工作了,我还能做什么。而只有提升自己认知能力,才能找到对的方向。
5. 提升软实力。 不管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纯技术类岗位被外包替代的可能性日趋增加。每个做技术的人都应该找寻一些技术之外的软实力,可以是协调能力,汇报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6. 把自己当成产品 ,发展自己的个人品牌,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就算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了,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也就还有机会和希望。
四、换个思路看问题 在做项目过程中,踩坑很正常,我就很喜欢从踩坑中学习新知识。但硬刚一个巨坑,有时候也是不理智的,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该研究一个坑,什么时候需要转换思路呢?
我的判断是,如果涉及到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且短时间内问题不好拆解,那就先别急着硬刚,冷静下来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案。
比如最近的一个需求是做一个商场建筑模型设计,我最初考虑的方向是偏写实的风格。但我又不想做的太普通没特色,就需要我去思考一个建筑如何有好的楼房结构,怎样才算是有设计美感。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已经属于建筑设计范畴了。而对于建筑设计,我完全是外行,且这个领域过于庞大还不好拆解,也与自己的专业跨度太大,没法在短时间内速成。
此时就需要转换思路,回过头来明确我们的产品目标是再地图上标识出此处的场所建筑,那其实是可以做一些艺术化处理的,不一定非得是写实的才行。
比如商场可以用手提袋模型来设计,不仅可以简化造型,还能把非专业的事情转化为自己专业内已知的事情。此时再去思考创意,设计上就相对可控,难度也大大降低,问题迎刃而解。
五、去做了才知道行不行 当想做某件事时,一定要先去做了才能知道,光有想法不去行动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很有可能当你去做了会发现,山的另一边可能还是一座山,但你至少要翻过去才能知道。
去实践,在做事的过程中,对自己会有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做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范围,然后回到并聚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这样才可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六、把每天的写作当做未来的积累 真心建议你开始写作,每天总结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多一些深入思考,说不定等到将来,这些你每天写的文字就能成为你的无价之宝。
我自己现在每天都在写,回头看,已经改变了我的人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陆续认识了新的朋友,扩展了自己的圈子。后续我有这么多宝贵的素材来源,相信能很好的拓展延伸。
所以,如果决定开始写的话,一定要认真对待你每天的记录,尽量不记流水账,多写自己的想法,多做有价值的记录。保持精进,比如能否精简文字,句子能否更通顺,能否写的更好。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堆量,还需要多改进,总结经验,方能真正进步。
等到将来不工作了,看着你曾经写的这些点滴思考,一定会是特别美好的回忆。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
-
方法+实战!一篇文章帮你搞定设计系统度量
UI交互 2022-10-27本文将以百度商业团队 Light 设计系统 PATS 度量体系的建设为例,分享我们如何探索设计系统度量的建构与具体实践。希望通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新思考,并借此与大家进行交流与探讨。更多设计度量体系:产品体验度量设计指南(一):谷歌HEART模型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进入了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下半场,各大...本文将以百度商业团队 Light 设计系统 PATS 度量体系的建设为例,分享我们如何探索 设计系统 度量的建构与具体实践。希望通过文章能为大家带来新思考,并借此与大家进行交流与探讨。
更多 设计度量 体系:
产品体验度量设计指南(一):谷歌HEART模型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进入了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下半场,各大企业的关注点聚焦到了如何获取企业及行业利润上来。
阅读文章 >
写在前面 成熟的设计系统是一个强大的生态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各系统部分协同运行,促进平台产品之间的一致性,为更大规模的产品提供“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从而实现组织的运作效率的提升。
设计系统是指服务于数字化产品设计的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性的、组织有序的设计模式与实践方法(Kholmatova,2017)。
它既包含了可复用并组成界面的要素,也涵盖了如何在设计团队当中创建、提炼、使用和共享的方法。在 2014 年后,各大知名公司开始在界面设计领域纷纷构建设计系统。百度商业团队随着产品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团队希望通过统一的设计和研发语言来提升产品的一致性,并实现团队协同效率提升,从而达到降本提效。在基于自身业务特性上,建设了一套 Light 设计系统并持续的发展。
目前在设计系统建设方面,各家有非常完备的建设方法与实践。当设计系统建设趋于完备和成熟时,如何更有效定位设计系统的发展方向、持续迭代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
一、为什么要做设计系统度量 度量是一种测量或评价特定现象或事物的方法,而体验度量则是一种可靠的测量或评价体验的方法与数据体系,使得体验可被测量、量化并以数据的形式表示出来。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无度量、无改善。设计系统无疑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是不断演进的一个生态。在百度商业团队Light Design设计系统建设初步完善后,我们希望通过行之有效的度量,来进行可测量、可量化、可持续的监测,从而对设计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明确下一步重点的投入方向。这对我们设计系统管理和迭代非常有必要。
二、如何建立设计系统度量 1. 现有度量模型研究
在构建度量体系之前,我们先回溯已有的度量模型。了解当前市面上以及学术上已有的成熟度量模型。并带着以下 2 个问题进行研究:
行业中已有的度量模型有哪些? 设计系统度量是否可以依照现有度量模型展开?
当前业界较为典型常用的模型体系:例如 HEART + GSM 模型、PTECH 模型、《云计算软件产品使用体验质量度量模型及度量方法》。
产品体验度量设计指南(一):谷歌HEART模型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互联网进入了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下半场,各大企业的关注点聚焦到了如何获取企业及行业利润上来。
阅读文章 >
设计师和产品想法不一致怎么办?试试谷歌的GSM模型! 我们为什么要使用 GSM 模型 常规工作中,需求往往由 PM 发起,UE 团队到底如何跟 PM、FE 等团队成员协同,达成目标共识,是我们值得讨论的。
阅读文章 >
通过对比分析模型维度、具体指标和方法,我们发现:
较为典型常用的模型是面向具体商业产品和用户,但针对设计系统的度量很少涉及。 常见度量模型建构的方法是有一定共性特征,我们可借此指导建构设计系统度量模型。 在维度的划分上:根据不同的产品场景与业务属性来提出。例如 GSM&HEART 模型更加注重用户行为和感受,因此维度划分包含了愉悦感、参与度和接受度。而作为服务于企业中后台产品的 PTECH 模型和云计算产品模型,在维度划分上有倾向性的加入易用性、任务效率、和性能。
指标推导与方法选取:度量具体指标的推导方式多是通过 GSM(目标-信号-指标),通过结合具体产品的特性与场景,具像化的处理并拆解维度,推到出相关的目标、信号和指标,来实现对目标的衡量。同时,在度量方法选取上,上述三个模型实践都做到了客观与主观评估方法的全面覆盖。
2. 设计系统度量的建构
根据以上调研,我们认为:现有度量模型评估的对象、内容和方法是面向用户群体,并针对具体业务或产品;而设计系统的度量则是:通过全面科学的度量体系,评估设计系统在工作流程与业务侧应用的表现,验证其价值,并判断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基于百度商业团队 Light 设计系统发展和预期目标,构建了一套度量设计系统的评估体系。具体构建过程分四步进行:
Step 01. 盘点当前现状:
通过盘点对设计系统的各项内容、困惑问题等,以此明确设计系统需要度量对象和内容。根据设计系统标准化建立指南(Invision,2020)所提出:设计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需要到达标准的依据以及设计系统应包含的内容。结合我们设计系统当前发展的情况,将百度商业团队设计系统内容拆分为原则规范(Principle)、设计资产(Asset)、设计工具(Tool)、维护管理(Support)四大板块。由此,明确我们度量设计系统的具体内容,并将我们设计系统度量定义为设计系统 PATS 度量体系。
Step 02.制定度量维度:
在明确度量对象内容后,结合我们设计系统的目标,将度量体系聚焦五大维度:
通用性:是否能全面覆盖商业业务需求;并适应不同业务的变化,灵活可拓展 易用性:在使用设计系统时,设计系统是否容易被理解和使用 效率:通过使用设计系统,是否能提升工作效率 可靠性: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有人维护的 满意度:对使用设计系统的满意程度
Step 03.明确目标、信号与指标:
在不同维度下,依照 GSM 模型的方法具体推导出指标和度量方法。具体实施的过程是:罗列出度量内容在维度上所期望的目标,以及表现出的信号,来推到出具体指标。整个过程中,做到「贴近系统目标,紧扣度量内容」。
Step 04.选取度量方法:
对应上述的划分维度和指标,设计特定的度量问卷,采用主观评分的形式持续跟踪使用者们体验分数变化,从而监控设计系统在我们工作流程中的运行情况。并结合定性访谈,对薄弱内容深入探究,了解具体原因。此外,我们也引入客观度量方法,对组件应用表现的客观数据进行监测,来反映其灵活度情况。
三、PATS 度量落地实践 构建设计系统 PATS 度量模型后,持续开展度量实践,度量模型与评估方法得到初步验证,确定设计系统度量体验分的基线;并了解当前系统发展不足的地方,明确短期解决方案以及⻓线行动规划。
第一次度量实践中,对比本次度量的平均分发现:易用性与可靠性维度远低于平均分,存在明显的短板。于是,重点针对短板问题,一方面,通过定性访谈对具体问题归因,找准痛点,制定出应对方案;另一方法,调研先进设计系统的建设方法,学习管理经验,给出具体的改善措施。
通过半年执行改善措施后,再次度量时,聚焦分值的变化观测到:执行相应的措施和决策后,分值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通过切换 Figma 工具作为 Light 设计系统相关资产的载体,利用其优势将设计系统内容根植到工作流程,使得易用性维度提升幅度非常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工具切换决策的价值。但易用性维度分值依旧较低,有可提升空间,还需持续优化。
此外,成立 Light 设计系统维护小组,制定维护管理建设机制,明确双周更新通知,统一日志记录模板,明确各项负责人等,推动可靠性维度得分提升显著。通过 PATS 设计系统度量,既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改善的方向,也对设计系统的发展决策进行验证。
总结 在建立设计系统 PATS 度量后,实现了全面并精准的监控和管理,并指引我们提出可提升系统体验的决策与方向。而设计系统是复杂的,也是不断变化、演进的。未来设计系统 PATS 度量的方法也会随设计系统的发展而逐渐丰富,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最终,帮助团队更好地推进设计系统的建设,提升设计系统的成熟度,推进设计系统向一个良性循环的方向前进。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百度MEUX」
-
如何做好医疗产品设计?9000字全面拆解「医鹿」产品
UI交互 2022-10-27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市场规模超千亿的赛道,随着疫情的加速,目前这个赛道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根据易观千帆 7 月份数据显示,在线医疗行业有 613 个 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 3362.84 万人。从本月开始,设计大侦探将会针对医疗产品进行全面的拆解,为医疗行业的 UI 设计师、产品经理和相关从业者带...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市场规模超千亿的赛道,随着疫情的加速,目前这个赛道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根据易观千帆 7 月份数据显示,在线医疗行业有 613 个 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 3362.84 万人。从本月开始,设计大侦探将会针对医疗产品进行全面的拆解,为医疗行业的 UI 设计师、产品经理和相关从业者带来更多的设计参考。
往期回顾:
上万字分析!6大方面完整分析「丁香医生」的产品设计 一个优秀的产品如何设计,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策略,是否可以用一个设计公式来描述它,从而让我们全面、结构化的方式去研究学习。
阅读文章 >
一、导读 1. 内容结构
全文 9040 字,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导读、产品画像、产品拆解和写在最后面的话,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对本文内容结构有全面的了解。
2. 适合人群
第一类,UI/交互设计师,可以跳出执行层,去思考医鹿的产品设计策略,提升 产品分析 能力;第二类,产品经理/运营,通过全面的产品设计拆解、策略推导,获取 产品设计 参考;第三类,医疗产品行业从业者,通过对医鹿的全面拆解,获取竞品设计参考。
3. 分析模型
我们主要运用三种模型对产品的功能、设计进行拆解,由于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所以我们更多以推导的形式去思考医鹿为什么这样设计。
第一个,增长模型。由戴夫·麦克卢尔提出,包含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获取收入、用户推荐,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 5 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
第二个,上瘾模型。由尼尔·法埃尔提出,通过对上千种习惯类产品的调研,总结出一款产品如果要让用户习惯、上瘾,可以按照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和投入四个步骤去设计,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上) 为什么人们每天都会刷朋友圈、刷抖音,而且一刷就是几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文章 >
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下) 《上瘾》这本书从大量的实验案例调研中,总结出那些让用户上瘾的产品设计原则,最后提炼出了一个让用户上瘾的模型,读完以后,真的恍然大悟,原来习惯类的产品需要这么设计。
阅读文章 >
第三个,社会心理学。主要结合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力》六大说服力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去推导产品设计的用户心理设计,主要用于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二、产品画像 在本节,我们将会通过阿里健康官网、百度百科、易观千帆和七麦数据等资料网站,对医鹿进行全面的调研,让大家对医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产品介绍
阿里健康成立于 2014 年,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开展的业务包含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医鹿是 阿里健康 面向消费者推出的一个手机 APP 客户端,主要为用户提供在线医疗服务、预约挂号、疫苗预约、体检预约和自营药房等服务。
2. 商业模式
作为阿里健康面向 C 端消费者的 APP,医鹿以「健康问题,先上医鹿」为价值主张,旨在打造一个互联网医疗综合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在线买药、预约挂号、疫苗预约等医疗服务。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医鹿的核心用户群体主要以 31-35 岁的女性为主,消费能力水平较强,其次还有面向医生使用的「医蝶谷」APP 客户端。作为阿里生态重要的一环,医鹿和天猫、支付宝、夸克全面链接,为用户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务。医鹿的盈利模式以医疗电商为主,其次还有在线问诊、疫苗和疾病监测等服务。
3. 用户画像
医鹿的用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占比 68.03%,年龄以 31-35 岁居多,占比 57%,其次为 24-30 岁,占比 28.57%;医鹿的用户消费能力较强,高消费者占比 28.98%;用户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其中一浙江省最多,广东和安徽省位居前三。
4. 信息结构
医鹿 APP 主要分为首页、问医、消息和我的四个一级栏目。「首页」主要为其他二级栏目进行引流,内容包含儿童疫苗、成人疫苗、在线问诊、看中医、预约挂号、预约体检、自营药房和精选名医;「问医」是医鹿的核心功能版块,包含极速问诊、复诊开药、特色门诊、特惠义诊等服务;「消息」主要为用户提供疾病交流、答疑的社群服务;「我的」就是用户中心,用户可以查看购买的订单和服务。
5. 重要迭代记录
阿里健康成立于 2014 年,首个 APP 版本发布于 2014 年 11 月 13 日,截止到 10 月 20 日,APP 版本已经更新至 V6.6.72 版本,平均 1 年更新次数为 22 次。
版本迭代重要记录
2015 年 2 月,发布 V2.0.1 版本,上线图文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 2017 年 3 月,发布 V4.4.0 版本,增加视频直播等内容,slogan 为问诊购药管慢病好助手; 2020 年 8 月,发布 V5.0.0 版本,APP 更名为医鹿,slogan 为阿里健康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了多种医疗咨询服务; 2021 年 8 月,发布 V6.4.0 版本,上线母婴社区、育儿干货、母婴好物免费试用功能; 6. 产品生命周期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2 年 7 月,医鹿月活跃用户人数 50.67 万,行业独占率 6.22%。目前医鹿已经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作为一个 2014 年就上市的公司,当下聚焦于丰富商业变现方式和新业务的拓展。
7. 竞争图谱
根据健康界《2020 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2020 年行业规模将突破 940 亿元,行业未来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 5 种类型,分别是医疗服务类(挂号、问诊)、医药电商类、健康管理类、医生助手、医疗知识。从行业图谱观察,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大,医鹿面临的直接和间接竞争对手非常多。
从易观千帆数据看,截止到 2022 年 7 月,在医疗-在线问诊分类,平安健康的月活跃人数位居榜首,达到 577.43 万人,小荷和好大夫紧随其后。在医疗-药品流通分类,健客网上药店位居榜首,月活跃人数达到 254.17 万人,医鹿为 50.67 万人,位居第五。
三、产品拆解 根据增长模型,我们把医鹿的产品功能拆分为「医疗服务」和「内容服务」两个大版块,然后对两个版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拆解。
1.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医鹿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实现商业变现的最重要的方式。医鹿借助阿里巴巴强大的生态优势,链接了众多第三方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医疗服务,从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复诊开药、在线药房到疫苗预约、疾病自测、医护上门,应有尽有。
① 问医
「问医」是医鹿的核心服务,主要为患者提供在线医疗问诊服务。从问诊类型拆分,医鹿主要提供极速问诊、复诊开药和特惠义诊三种类型;从问诊方式拆分,医鹿主要提供图文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方式;从科室的服务看,医鹿的主要以儿科、皮肤科、妇产科、男科和眼科为主。
问医首页
「问医」首页主要分为五块内容,分别是高频功能入口、按科室找医生、特色门诊、优选服务和推荐医生。
头部为极速问诊和复诊开药,这两个高频功能是激活用户的最佳方式,「极速问诊」可以为用户提供60秒快速接诊,「复诊开药」则可以帮助用户按病情或处方开药,节省时间成本。
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方式, 比如可以按科室找医生,医鹿的科室内容比较全,包含20多个常见医疗科室;还有特色门诊,分别为儿科、皮肤科、妇产科和男科四个科室,每个科室由专门的专家团队组成,24小时无休,为患者提供7*24小时和60秒极速接诊服务;
优选服务包含了精选名医、特惠义诊和眼科精选专家,这个版块核心卖点为专家,利用医疗专家吸引用户兴趣;
从第二屏开始,以Feed流形式向用户展示平台的医生专家,用户也可以进行高级筛选,比如按科室、服务价格、医生职称和地区等。
极速问诊
「极速问诊」的本质是卖时间,用户只需要描述自己的症状,平台就会安排合适的医生进行接诊。目前医鹿的极速问诊采用人工智能 AI 接诊的形式,非常智能化。
提醒患者输入症状,2-50字都可以; 提醒患者输入患病时间; 提醒患者选择就诊人; 提醒患者上传检查单或照片; 系统安排医生,为用户推荐四种就诊方式,包含专家急症、极速三甲图文、极速普通图文和极速三甲语音,付款后即可开始问诊。
复诊开药
「复诊开药」主要帮助患者通过专家医生的在线问诊,指导购买药品,从而节省线下就医的时间成本。
首次使用需要添加「用药人信息」才能购买,需要输入正确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②用户需要输入详细的病情描述才能进行下一步;③用户可以上传线下就诊的历史处方、病历和报告单,还可以自己选择药品;④点击确认后,跳转到人工智能AI问诊,提醒付款后专家医生会在线接诊。
医生详情页
「医生详情页」作为医疗产品权重非常高的落地页,内容规划上从上至下分为三个部分。
头部主要向用户展示医生的基础信息,包含医生的基础资料、专业擅长和服务评价等; 第二部分展示就诊方式和通知公告,医鹿主要提供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两种方式; 底部主要向用户展示其他用户对医生的评价和接诊的案例,给用户更多决策参考。
图文咨询
进入图文咨询,问诊流程和极速问诊一样,需要根据AI助理的提示录入基础信息;②当支付订单后,需要等待医生接诊,然后才能进行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就诊前,需要添加就诊人信息;然后描述详细病情,选择咨询预约时间;②支付订单后,进入AI智能问诊界面,等待医生的来电。
② 看中医
在阿里健康收购「小鹿中医」以后,医鹿 APP 也加入了中医版块,目前以小程序的形式运行,用户体验好。
首页
小鹿中医的首页主要分为中医大全、知名中医和精选医生三个部分。
「中医大全」为用户提供三种检索方式,分别是按科室找、按疾病找和按医院找,其次还提供四种问诊方式,专家问诊、快速问诊、预约挂号和按方抓药。②「知名中医」主打专家优势,为用户提供多名全国的知名中医专家问诊,内容划分为全国名中医、名医传承专家、省级名中医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③在底部,以Feed流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小鹿中医的名医专家。
医生详情页
小鹿中医的详情页主要包含六个部分,分别是医生基础信息,门诊信息、协定方、患友反馈、患友评价和问诊服务。
医生基础信息包含医生的姓名、医院、科室、专业擅长和服务人数等信息,主要向患者介绍医生; 「门诊信息」主要为用户提供在线预约功能,通过平台可直接在线预约,节省时间成本; 「协定方」就是医生自己设计好的处方,患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直接在线购买; 小鹿中医在患者评价部分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设计,那就是患者可以通过购买虚拟锦旗的形式赠送给医生,这种设计不仅丰富了产品的内容表现形式,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医生对患者的服务,获取更多的锦旗。 问诊服务包含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和提问服务,服务形式相比「问医」,丰富很多。
③ 疫苗
疫苗是一个刚需服务,从医鹿的迭代记录也可以看出,医鹿对「疫苗」这个版块的重视度很高。不仅提供了儿童疫苗和成人疫苗,还提供了疫苗助手、疫苗百科、接种问答等工具,其次「疫苗」也是 APP 首页瓷片区的核心内容,给了很多的入口。
儿童疫苗
「儿童疫苗」主要分为用户管理、儿童疫苗预约和健康科普三个版块。
「健康记录」就像一个健康助手,为家长提供疫苗接种记录和成长记录工具。「疫苗接种」的交互界面以清单的形式设计,家长可以为孩子接种的记录打钩;而「成长记录」栏目,系统会提醒你定期体检时间和注意事项。
进入「疫苗预约」,可以查询用户最近的接种点,然后进行线上预约。
「健康科普」分为选苗攻略和育儿知识,主要为用户提供科普知识宣传。
成人疫苗
「成人疫苗」主要为用户提供疫苗接种、抢苗提醒和私立疫苗等服务。第一屏的金刚区主要向用户展示热门疫苗,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直接预约购买。其次还有 HPV 现货专区、抢苗助手、扩龄订阅、抢苗提醒和私立疫苗等服务。
拓展知识
由医鹿免疫规划中心策划的「一图看懂 HPV 疫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成人疫苗」这个版块内容设计。中国每年约有 10 万女性患上宫颈癌,在 15-59 岁中国女性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前五,而 HPV 疫苗主要就是是降低女性患上宫颈癌的风险。HPV 疫苗目前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2 价、4 价和 9 价,9 价 HPV 可以预防约 92%的宫颈癌,HPV 疫苗接种越早,患病概率风险越低。
疫苗百科
「疫苗百科」主要为用户提供对疫苗知识的普及,包含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和成人疫苗三大类,拥有 30 多个词条,内容由多位医疗专家编审撰写,包含疫苗简介、科普和问答等内容。
接种问答
在 APP 用户中心的「疫苗工具箱」,还提供了一个「接种问答」的工具。这个栏目主要以问答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接种疫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④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也是一个用户的刚需服务,公立医院的挂号系统有时候由于传播方式、用户体验等原因导致患者不知道如何挂号,医疗产品刚好可以满足患者这一需求。但是医院的挂号系统是封闭的,不支持接入,所以「预约挂号」更多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代支付或现场支付的形式服务。
首页
「预约挂号」的首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头部为 LBS 地址和搜索,用户可以切换地区或直接检索;金刚区为用户提供三个 tab 切换按钮,可以按专科、疾病和医院查找;底部以 Feed 流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医院信息。
医院详情页
医院详情页主要包含医院基础信息、分院信息、热门医生、热门科室、就医工具和挂号须知六个部分。
头部向用户介绍医院的基础信息,包括医院介绍、医院等级、营业时间等。当医院有不同的分院时候,会以TAB切换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各分院的导航信息和挂号入口。 「热门医生」和「热门科室」的拆分不仅可以方便用户快速预约,其次也可以丰富页面的设计内容,其次也支持用户查看全部分类进行挂号。 「就医工具」主要是医鹿推出的服务,激活用户变现,包含免费试新药、智能分诊、新药招募等工具,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就医服务。
挂号流程
用户需要根据医生的号源进行预约。②添加就诊人,确认预约后,由第三方平台代收挂号费或到院支付挂号费,医鹿只是做一个中转。
⑤ 预约体检
「预约体检」包含了体检预约、专享检测和医护上门,在内容设计上也根据人群、功能、价格设计了非常丰富的服务。
体检预约
医鹿的体检服务非常丰富,按人群分有中青年体检、女性体检、父母体检;按功能分有入职体检和公立体检;按价格分有高端体检、新体检和特惠体检。每个分类还有不同的服务套餐,覆盖了各类用户人群。
在用户福利设计上,也提供了多种促销方式,设计了购买体检可以赠送话费,限时抢购7折,购买送豪礼等内容。其次还设计了「健康优选」和「健康排行榜」,丰富了体检版块的内容设计,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在底部以TAB切换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医院和热门套餐的选择,其次用户还可以根据报告时效、适用人群、体检项目等分类进行筛选。
专项检测
「专项检测」提供了 HPV 检测、幽门检测、甲状腺检测、两性健康、核酸检测、基因检测、过敏检测、居家自测、疫苗抗体和阿尔兹海默病检测 10 种服务,服务流程比较简单,用户下单后平台发货,用户在家自行检测。
医护上门
「医护上门」是医疗 O2O 服务,主要提供上门检测和上门护理两大类服务,其中「上门检测」包含慢病检测、核酸检测、上门体检等服务,而「上门护理」包含打针、换药、小儿护理等服务。
⑥ 自营药房
阿里健康的定位是医疗电商平台,作为医药电商平台的先驱,「自营药房」就是阿里健康官方直营的在线商城。不过从内容设计看,这个版块的内容比较单薄,医疗电商的主要销售平台在天猫的阿里健康大药房。
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
从商品分类看,阿里健康大药房主要提供防疫专区、感冒发烧、全球进口、维矿营养、长尾用药、专科用药、慢病用药等 20 个分类。
从内容设计看,阿里健康大药房的内容相对比较夯实,不仅提供新人优惠券、限时抢购等常见促销方式,还设计了用药服务卡、家庭药箱和用药提醒等工具。
2. 内容服务 「内容服务」主要帮助产品实现用户留存和传播拉新,医鹿在升级到 V6.6.72 以后,过往很多优质的内容版块已经没有了入口,目前只保留了社群、育儿百宝箱等几个功能。
① APP 首页
医鹿的首页设计就像一个导航,主要给其他版块进行引流,高度甚至没有超过 1.5 屏,在当下的医疗产品中比较少见,首页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头部为搜索和金刚区,金刚区主要为用户提供9个高权重功能入口,包含儿童疫苗、成人疫苗、在线问诊和自营药房等; 瓷片区为疫苗助手、HPV现货和医美试用官三块内容,主要为高利润产品导流。 底部为精选名医,会根据用户的LBS自动定位,为用户推荐当地的医院和医生信息,用户也可以切换地区查找医生,其次每月还会生成儿科、妇科和皮肤科的好医生榜单。
设计讨论
和过去的首页设计历史版本相比,医鹿如今的的首页仿佛做了一次大瘦身,很多内容都被砍掉了,比如直播、科普、每日推荐等内容。对于这样的升级,个人认为首页的设计缺少了多变性,对用户的黏性降低了,在其他医疗产品都在丰富内容抢夺用户时间的时候,医鹿的设计策略让人捉摸不透。
② 搜索
「搜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除了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搜索结果,还能引导用户,起到分流作用。
引导页
「引导页」从上至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搜索记录、热门推荐和热门专题。当用户搜索关键词以后会保留搜索记录,也会为用户进行热门内容的推荐,其次还设计了「热门专题」,主要给其他版块导流。
结果页
「搜索」的结果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用户检索疾病的时候,首屏会调用「医鹿医典」的内容,通过专业权威的词条知识为用户进行全面的知识普及;第二部分,调用阿里旗下的「夸克」的全网搜索数据,比如专家解读、专家回答、相似病例等;第三部分,调用医鹿平台的数据,向用户推荐相关的医生、医院和交流群,激活转化。其次也可以通过 TAB 栏(医院、群聊、医生和相似病例)快速切换。
医鹿医典
「医鹿医典」目前没有入口,当用户检索疾病的时候,才会出现医典的入口。医疗百科作为一个医疗产品必备的内容,阿里健康在产品发布的早期就开始打造,但如今把入口都砍掉,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设计讨论
从医鹿的搜索结果页来看,基本上把搜索内容都交给第三方的「夸克」了。虽然这充分利用了阿里巴巴强大的内容生态,但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平台内容的发展,一个平台如果都不生产原创内容了,那么对用户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小了。
③ 社群
「社群」是医鹿用户运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用户搜索疾病或就诊完以后,都可以加入对应的疾病答疑群。社群主要由医生小助手和管理员运营,负责为用户答疑。群功能主要包含求助、群问答和群公益,其次还可以对群进行置顶聊天和消息免打扰。
④ 育儿百宝箱
「育儿百宝箱」主要为宝妈提供儿童保健、宝宝娱乐和查询评测三大类服务,其中有医鹿原创打造的,比如育儿百科、用药助手和辅食神器等,另外还有直接调用「夸克」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比如血型查询和自闭筛查等服务。从功能设计来看,看似非常丰富,但是内容的深度却很浅,入口也很深,更像一个鸡肋功能。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为医鹿原创,由 200+公立三家医院儿科、妇产科副主任以上医疗专家编审,包含行为发育、喂养、睡眠、日常护理、生长发育、健康问题和疫苗七大类。百科内容主要以问答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日常的育儿健康困惑。
⑤ 疾病风险评估
「疾病风险评估」是免费的评测服务,包含了 17 种常见疾病的评估,比如高血压、痔疮、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用户进入后即可开始进行评测,评测完以后会为用户生成简单的评测报告。
设计思考
「疾病风险评估」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引流和留存手段,不过从医鹿目前的内容更新和体验设计来看,这个版块不仅长久没有更新甚至没有入口,权重非常低。
3. 设计总结 在为医鹿进行产品设计总结之前,我对平安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等头部医疗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功能调研,按照增长模型,我拆分为四大类,输出了一张医疗产品设计的竞争模型图。根据这个竞争模型图,我们可以看出医鹿的诸多问题。
① 产品定位
医鹿 APP 作为阿里健康面向消费者的前端产品,在我全面拆解完以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产品定位并不清晰,没有差异化。
以易观千帆 2022 年 7 月的数据为参考,在医疗-在线问诊分类,平安健康的月活跃人数是医鹿的 10 倍,而医鹿甚至连前 20 都进不去;在医疗-药品流通分类,健客网的月活跃用户人数是医鹿的 5 倍,医鹿只排名第五。这组数据说明即便拥有阿里巴巴集团如此强大的资金和流量资源优势,但不管是在医疗服务还是医药电商,医鹿都没有做到行业前三,甚至大幅度落后头部产品。
其次从用户群体分析,相比小荷健康这样只针对重病、大病和癌症患者的产品,还有像丁香医生只针对年轻女性和新手妈妈服务的产品,医鹿的目标用户人群显得非常不清晰。
② 医疗服务
医鹿的医疗服务看上去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在线问诊,还有中医、挂号、疫苗、体检、医护和医疗电商服务,但事实上这些内容版块更多是和第三方医疗机构合作,除了中医和医疗电商,其他的并没有核心竞争力。甚至医疗电商这块业务,阿里健康似乎更倾向于在天猫的场景进行销售,这让医鹿的定位非常尴尬。
③ 内容服务
在内容服务方面,医鹿几乎把过去设计的内容都砍掉了,比如健康科普和直播已经在平台找不到内容了,而像医典这样的高质量内容,平台也不给入口,这样的设计让人感到非常奇怪。其次从内容的更行频率看,像育儿百宝箱和疾病风险评估这些内容,不仅设计得很浅,而且很长时间没有更新维护,用户体验一般。
④ 营销服务
医鹿几乎没有营销工具,整个产品除了一个优惠券和红包,连健康金币都准备要停止服务了。相比其他头部医疗产品,这简直没法相提并论。相反在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的旗舰店,还设计了相对丰富的营销服务。比如会员可以购买鹿卡,享受会员权益,还可以签到领积分、抽红包。
四、结束语 这是我第二次拆解医疗产品,相比今年 3 月份拆解的丁香医生,不管是拆解效率还是内容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相比丁香医生,医鹿整个产品带给我的冲击却少了很多,这和我这半年的个人成长有关,其次也和医鹿不断“瘦身”有关系。
上万字分析!6大方面完整分析「丁香医生」的产品设计 一个优秀的产品如何设计,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策略,是否可以用一个设计公式来描述它,从而让我们全面、结构化的方式去研究学习。
阅读文章 >
另外,这也是第一次拆解阿里系的产品,我也发现了很多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医鹿和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的界限划分得不是很清晰,阿里健康似乎更愿意把医疗电商的销售场景设计在天猫,还有医鹿甚至会在搜索的结果页直接调用夸克采集的第三方数据,导致流量流出,这让我一时难以理解。
也许这就像我第一次拆解腾讯系的产品一样,一个产品的设计,除了设计团队,土壤也特别重要,都是姓马,但一个擅长社交,另一个擅长电商,所以最终产品呈现给用户的,是两种不同的用户体验。
最后,从医鹿开始,我将开启一轮医疗产品的的全面拆解,下期我们将会拆解京东健康,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盘点 2022-易观分析 易观千帆 - 医鹿/平安医生/丁香医生/京东健康/医疗产品 APP 数据分析 七麦网-医鹿产品迭代记录 阿里健康官网 医鹿(阿里健康)VS 京东健康,电商巨头另一赛道的比拼 阿里健康 APP 产品体验分析报告(上) 2020 互联网医疗产品竞品分析报告——阿里健康VS平安好医生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
-
3次探索,看小红书的电商模式转变
设计动态 2022-10-27内容平台的商业化模式下,电商已经成了不可缺失的一块。2020年6月,字节跳动成立电商一级部门,电商业务作为战略方向起航;B站在2017年7月底推出了「会员购」商城,出售的商品以二次元动漫周边为主;小红书则早在2014年便发力于电商领域,上线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福小红书作为一个内容社区,在好几年前,就开始了电商业务的探索,作者从小红书电商的发展路径说起,提及了3次对电商业务的尝试与改变,这3个阶段,小红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今业务模式、售卖模式与盈利来源又是怎么样的?欢迎阅读本篇文章~
内容平台的商业化模式下,电商已经成了不可缺失的一块。2020年6月,字节跳动成立电商一级部门,电商业务作为战略方向起航;B站在2017年7月底推出了「会员购」商城,出售的商品以二次元动漫周边为主;小红书则早在2014年便发力于电商领域,上线自营跨境电商平台“福利社”。
2020年,小红书电商GMV约达10亿美金(包括自营电商和第三方平台电商);电商业务收入约占总营收的15%-20%。
一、小红书电商发展路径 内容社区——自营跨境电商———pop电商
小红书是一个网络购物和社交平台,成立于2013年6月。2022小红书商业生态大会上提到,在小红书的活跃用户中,有72%为90后,超50%来自一二线城市。2016年下半年,小红书拓展第三方平台和品牌商家,做了一系列社区电商尝试。
2019年初,小红书对电商业务进行拆分,原社区电商事业部变为“品牌号”部门,围绕入驻的品牌进行从社区营销一直到闭环交易的资源整合。
1.1内容社区 购物种草内容平台(2013年-2014年),下图为小红书初期V1.0版本截图:
小红书的V1.0 版本是香港购物指南,大致的功能包含:定制专用出行指南、各大商场百货比价、实时分享旅游心得、分类最佳购买地点等。在2013-2014迭代期间,小红书重点发力于在内容方向,还开发了关注、用户等级等功能,初步搭建内容社区平台。
1.2自营跨境电商 2014.10月“福利社”上线,开启跨境电商业务板块。下图为小红书V4.8版本截图:
此后,小红书开始转型,引入电商,上线了【福利社】模块,商品类型涵盖护肤、彩妆、时尚穿搭、家居好物、母婴、个人护理、家庭清洁、美食、保健品、家电数码等众多海淘购物类别,一站式解决了用户“已种草,但不知怎么买”的问题。
1.3自营+pop电商 2016年6月,小红书平台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下图为小红书V7.61.2截图:
由于跨境电商政策逐步收紧,小红书逐渐从自营向开放第三方商家入驻转型,实现自营与平台模式结合。入驻的商家通过发布笔记+种草的形式来进行产品推荐种草,引导用户在商家店铺下单,完成转化,同时小红书平台还通过笔记为商家引流。目前小红书的重中之重是将社区与电商这两个模块互相打通,实现融合。
二、小红书电商模式 小红书电商模式为自营+pop卖货模式,整个交易流程都是在站内完成。
2.1业务模式 自营商城:平台自营模式,平台负责履约、售后
三方品牌商入驻:pop电商模式,平台提供交易场所,商家负责履约、售后。小红书规范了一套商家入驻流程,包括专业号认证、入驻申请、等待入驻审核、以及签约交金入驻流程。
品牌与博主合作带货:小红书提供官方平台,博主可通过小红书平台和品牌合作带货。博主通过发布笔记,消费者浏览笔记,从而种草在站内下单。
这里要举个典型的完美日记在小红书营销大大获得成功的例子:
2016年完美日记品牌创立,2017年才有了天猫旗舰店。而在2018年天猫双11,完美日记仅用90分钟即突破1亿销售额;到了2019年天猫618,完美日记第一小时就荣登天猫彩妆Top1。当时不难看出,完美日记最重要的策略之一就是小红书KOL投放策略,2018年2月,完美日记开始将小红书作为重点渠道运营。
小红书社区上存在海量高质量和年轻化的KOC和KOL的生态,他们提供了高质量的内容,引导消费者决策。小红书通过头部KOL造势、普通用户试用后的真实口碑传播,分层的品牌投放和推广计划,通过笔记种草对品牌宣传,并加大了投放力度,随后其销量开始快速上升。目前完美日记在小红书上粉丝200万+,获赞与收藏700万+,已成为头部美妆品牌。
2.2售卖模式 1)电商入口:
自营卖货/三方品牌入驻:app下方-商城tab
品牌商合作带货:在笔记中,标注【赞助】等字眼,点击合作品牌,可以直接跳转品牌首页,在站内购买品牌商品。
2)组织形式: 商城包含搜索、订单等功能入口 feed ,按照品类分 tab,包括单品、 商品列表,均在站内完成整个交易。
3)商品类型:家居、配饰、家电、食品等。
4)涉及的电商环节:
自营:从采销选品、用户在线交易、物流发货、售后服务均由平台参与负责。
pop:平台仅提供三方商家和消费者交易的场所、售后和物流均由三方平台负责。
2.3盈利来源
自营商城:商城销售收入。
商城会员:用户办理上次会员可在商城享受权益,目前看小红书对于会员体系发力较小,入口并不明显。
pop商城:目前采用的形式是对三方店铺抽取销售佣金加上店铺保证金的收费形式。
博主和品牌合作:红书作为平台会向品牌方收取平台服务费,与KOL 结算时再抽取,双向抽佣。
三、我的一些思考 为什么小红书开始着力于发展电商了呢?
2021年11月,小红书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目前小红书估值20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目前微博市值的4倍,知乎市值的20倍,B站市值的2倍。
据此前媒体报道,小红书2020年广告收入6-8亿美金,约占总营收的80%;电商收入约为1.5亿到2亿美金左右,约占总营收20%,商业模式相对单一。
融资多、估值高、商业化单一,加速了小红书电商的发展。
提到小红书,你会想到什么?一个社区、内容种草平台。
作为社区、内容平台不论是哪种商业模式,原则一定还是“内容为王”,这个是不可摒弃的,通过优质创作者创作优质,优质内容吸引用户创造长期价值。
对于小红书来说,【真实】是最其重要的的价值,博主通过实际体验来分享感受、给出客观评价供其他消费者参考,从而进行种草消费。
相比于传统营销套路,消费者也更加信任真实用户发布的内容。如何让创作者持续积极的在平台发布“真实”笔记,是小红书电商模式持续发力的重要的一环。
根据数据显示,在 2019 年我国互联网内容市场 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到 2025 年有望达 3.7 万亿元,网络社区已具备较强商业化能力。但是目前看电商业务的预计结果都不如人意。内容平台想要分电商的一杯羹,可以先思考几个问题:
我这个平台是做什么的? 用户为什么要在这里买,平台能为用户带来什么 我的用户是谁,用户在哪里?用户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在我看来内容平台、社区平台主要是靠人的分享、输出,以内容引导消费决策。此前热搜【消费主义陷阱】,豆瓣还有【不要买,消费主义逆行者】小组,消费者对于【种草】这件事比以往更清醒、更克制。
想要通过内容完成引流,带来高的转化率主要是基于两点:
一是用户非常认可这个博主/平台,基于对博主/平台专业力的喜欢或者信任,用户愿意买单;
二是平台能提供专业服务,如专业测评、真实反馈产品问题、分析适用人群等,避免盲目种草;
三是在保证商品质量的同时,价格足够低,足够优惠,但是这种情况下除去成本、分佣、平台盈利空间是非常有限的。内容平台占领消费者心智,种草重构消费决策流程。如果想要利用私域流量将整个交易闭环,那社区电商模式的本质还是基于创作者运营。优质创作者的入驻,可以带来更专业的内容,通过优质内容引导消费者,同时好的内容也会为平台带来流量,形成正循环。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
投中网:小红书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高达200亿美元
2021年小红书品牌调研报告
国金证券-小红书新消费研究思路与实践专题分析报告
知乎-B站电商商业化模式探究
200亿vs 50亿,“脱水”小红书到底值多钱? 从社区到电商,小红书的一步步 案例分析|爆款品牌完美日记的KOL投放策略-创研院
36氪-小红书正在助推更多「完美日记」
专栏作家
闫秀儿,微信公众号:闫秀儿,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持续沉淀、持续成长的交易产品。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如何做好医疗产品设计?9000字全面拆解「医鹿」产品
UI交互 2022-10-27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市场规模超千亿的赛道,随着疫情的加速,目前这个赛道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根据易观千帆 7 月份数据显示,在线医疗行业有 613 个 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 3362.84 万人。从本月开始,设计大侦探将会针对医疗产品进行全面的拆解,为医疗行业的 UI 设计师、产品经理和相关从业者带...互联网医疗作为一个市场规模超千亿的赛道,随着疫情的加速,目前这个赛道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根据易观千帆 7 月份数据显示,在线医疗行业有 613 个 APP,月活跃用户人数达到 3362.84 万人。从本月开始,设计大侦探将会针对医疗产品进行全面的拆解,为医疗行业的 UI 设计师、产品经理和相关从业者带来更多的设计参考。
往期回顾:
上万字分析!6大方面完整分析「丁香医生」的产品设计 一个优秀的产品如何设计,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策略,是否可以用一个设计公式来描述它,从而让我们全面、结构化的方式去研究学习。
阅读文章 >
一、导读 1. 内容结构
全文 9040 字,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导读、产品画像、产品拆解和写在最后面的话,你可以通过下面的思维导图对本文内容结构有全面的了解。
2. 适合人群
第一类,UI/交互设计师,可以跳出执行层,去思考医鹿的产品设计策略,提升 产品分析 能力;第二类,产品经理/运营,通过全面的产品设计拆解、策略推导,获取 产品设计 参考;第三类,医疗产品行业从业者,通过对医鹿的全面拆解,获取竞品设计参考。
3. 分析模型
我们主要运用三种模型对产品的功能、设计进行拆解,由于没有权威的官方数据,所以我们更多以推导的形式去思考医鹿为什么这样设计。
第一个,增长模型。由戴夫·麦克卢尔提出,包含用户获取、用户激活、用户留存、获取收入、用户推荐,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 5 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
第二个,上瘾模型。由尼尔·法埃尔提出,通过对上千种习惯类产品的调研,总结出一款产品如果要让用户习惯、上瘾,可以按照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和投入四个步骤去设计,主要用于分析产品的功能价值和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上) 为什么人们每天都会刷朋友圈、刷抖音,而且一刷就是几个小时,根本停不下来?
阅读文章 >
万字读书笔记!产品设计宝典《上瘾》全面解读(下) 《上瘾》这本书从大量的实验案例调研中,总结出那些让用户上瘾的产品设计原则,最后提炼出了一个让用户上瘾的模型,读完以后,真的恍然大悟,原来习惯类的产品需要这么设计。
阅读文章 >
第三个,社会心理学。主要结合西奥迪尼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力》六大说服力原则——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去推导产品设计的用户心理设计,主要用于推导产品的策略设计。
二、产品画像 在本节,我们将会通过阿里健康官网、百度百科、易观千帆和七麦数据等资料网站,对医鹿进行全面的调研,让大家对医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产品介绍
阿里健康成立于 2014 年,作为阿里巴巴集团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开展的业务包含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医鹿是 阿里健康 面向消费者推出的一个手机 APP 客户端,主要为用户提供在线医疗服务、预约挂号、疫苗预约、体检预约和自营药房等服务。
2. 商业模式
作为阿里健康面向 C 端消费者的 APP,医鹿以「健康问题,先上医鹿」为价值主张,旨在打造一个互联网医疗综合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在线问诊、在线买药、预约挂号、疫苗预约等医疗服务。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医鹿的核心用户群体主要以 31-35 岁的女性为主,消费能力水平较强,其次还有面向医生使用的「医蝶谷」APP 客户端。作为阿里生态重要的一环,医鹿和天猫、支付宝、夸克全面链接,为用户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务。医鹿的盈利模式以医疗电商为主,其次还有在线问诊、疫苗和疾病监测等服务。
3. 用户画像
医鹿的用户群体以女性为主,占比 68.03%,年龄以 31-35 岁居多,占比 57%,其次为 24-30 岁,占比 28.57%;医鹿的用户消费能力较强,高消费者占比 28.98%;用户主要分布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其中一浙江省最多,广东和安徽省位居前三。
4. 信息结构
医鹿 APP 主要分为首页、问医、消息和我的四个一级栏目。「首页」主要为其他二级栏目进行引流,内容包含儿童疫苗、成人疫苗、在线问诊、看中医、预约挂号、预约体检、自营药房和精选名医;「问医」是医鹿的核心功能版块,包含极速问诊、复诊开药、特色门诊、特惠义诊等服务;「消息」主要为用户提供疾病交流、答疑的社群服务;「我的」就是用户中心,用户可以查看购买的订单和服务。
5. 重要迭代记录
阿里健康成立于 2014 年,首个 APP 版本发布于 2014 年 11 月 13 日,截止到 10 月 20 日,APP 版本已经更新至 V6.6.72 版本,平均 1 年更新次数为 22 次。
版本迭代重要记录
2015 年 2 月,发布 V2.0.1 版本,上线图文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 2017 年 3 月,发布 V4.4.0 版本,增加视频直播等内容,slogan 为问诊购药管慢病好助手; 2020 年 8 月,发布 V5.0.0 版本,APP 更名为医鹿,slogan 为阿里健康在线服务平台,提供了多种医疗咨询服务; 2021 年 8 月,发布 V6.4.0 版本,上线母婴社区、育儿干货、母婴好物免费试用功能; 6. 产品生命周期
根据易观千帆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2 年 7 月,医鹿月活跃用户人数 50.67 万,行业独占率 6.22%。目前医鹿已经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作为一个 2014 年就上市的公司,当下聚焦于丰富商业变现方式和新业务的拓展。
7. 竞争图谱
根据健康界《2020 年中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研究报告》,2020 年行业规模将突破 940 亿元,行业未来将进入规范化发展的高速增长期。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 5 种类型,分别是医疗服务类(挂号、问诊)、医药电商类、健康管理类、医生助手、医疗知识。从行业图谱观察,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竞争非常大,医鹿面临的直接和间接竞争对手非常多。
从易观千帆数据看,截止到 2022 年 7 月,在医疗-在线问诊分类,平安健康的月活跃人数位居榜首,达到 577.43 万人,小荷和好大夫紧随其后。在医疗-药品流通分类,健客网上药店位居榜首,月活跃人数达到 254.17 万人,医鹿为 50.67 万人,位居第五。
三、产品拆解 根据增长模型,我们把医鹿的产品功能拆分为「医疗服务」和「内容服务」两个大版块,然后对两个版块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拆解。
1.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是医鹿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实现商业变现的最重要的方式。医鹿借助阿里巴巴强大的生态优势,链接了众多第三方合作伙伴,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医疗服务,从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复诊开药、在线药房到疫苗预约、疾病自测、医护上门,应有尽有。
① 问医
「问医」是医鹿的核心服务,主要为患者提供在线医疗问诊服务。从问诊类型拆分,医鹿主要提供极速问诊、复诊开药和特惠义诊三种类型;从问诊方式拆分,医鹿主要提供图文问诊和电话问诊两种方式;从科室的服务看,医鹿的主要以儿科、皮肤科、妇产科、男科和眼科为主。
问医首页
「问医」首页主要分为五块内容,分别是高频功能入口、按科室找医生、特色门诊、优选服务和推荐医生。
头部为极速问诊和复诊开药,这两个高频功能是激活用户的最佳方式,「极速问诊」可以为用户提供60秒快速接诊,「复诊开药」则可以帮助用户按病情或处方开药,节省时间成本。
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检索方式, 比如可以按科室找医生,医鹿的科室内容比较全,包含20多个常见医疗科室;还有特色门诊,分别为儿科、皮肤科、妇产科和男科四个科室,每个科室由专门的专家团队组成,24小时无休,为患者提供7*24小时和60秒极速接诊服务;
优选服务包含了精选名医、特惠义诊和眼科精选专家,这个版块核心卖点为专家,利用医疗专家吸引用户兴趣;
从第二屏开始,以Feed流形式向用户展示平台的医生专家,用户也可以进行高级筛选,比如按科室、服务价格、医生职称和地区等。
极速问诊
「极速问诊」的本质是卖时间,用户只需要描述自己的症状,平台就会安排合适的医生进行接诊。目前医鹿的极速问诊采用人工智能 AI 接诊的形式,非常智能化。
提醒患者输入症状,2-50字都可以; 提醒患者输入患病时间; 提醒患者选择就诊人; 提醒患者上传检查单或照片; 系统安排医生,为用户推荐四种就诊方式,包含专家急症、极速三甲图文、极速普通图文和极速三甲语音,付款后即可开始问诊。
复诊开药
「复诊开药」主要帮助患者通过专家医生的在线问诊,指导购买药品,从而节省线下就医的时间成本。
首次使用需要添加「用药人信息」才能购买,需要输入正确的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②用户需要输入详细的病情描述才能进行下一步;③用户可以上传线下就诊的历史处方、病历和报告单,还可以自己选择药品;④点击确认后,跳转到人工智能AI问诊,提醒付款后专家医生会在线接诊。
医生详情页
「医生详情页」作为医疗产品权重非常高的落地页,内容规划上从上至下分为三个部分。
头部主要向用户展示医生的基础信息,包含医生的基础资料、专业擅长和服务评价等; 第二部分展示就诊方式和通知公告,医鹿主要提供图文咨询和电话咨询两种方式; 底部主要向用户展示其他用户对医生的评价和接诊的案例,给用户更多决策参考。
图文咨询
进入图文咨询,问诊流程和极速问诊一样,需要根据AI助理的提示录入基础信息;②当支付订单后,需要等待医生接诊,然后才能进行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就诊前,需要添加就诊人信息;然后描述详细病情,选择咨询预约时间;②支付订单后,进入AI智能问诊界面,等待医生的来电。
② 看中医
在阿里健康收购「小鹿中医」以后,医鹿 APP 也加入了中医版块,目前以小程序的形式运行,用户体验好。
首页
小鹿中医的首页主要分为中医大全、知名中医和精选医生三个部分。
「中医大全」为用户提供三种检索方式,分别是按科室找、按疾病找和按医院找,其次还提供四种问诊方式,专家问诊、快速问诊、预约挂号和按方抓药。②「知名中医」主打专家优势,为用户提供多名全国的知名中医专家问诊,内容划分为全国名中医、名医传承专家、省级名中医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③在底部,以Feed流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小鹿中医的名医专家。
医生详情页
小鹿中医的详情页主要包含六个部分,分别是医生基础信息,门诊信息、协定方、患友反馈、患友评价和问诊服务。
医生基础信息包含医生的姓名、医院、科室、专业擅长和服务人数等信息,主要向患者介绍医生; 「门诊信息」主要为用户提供在线预约功能,通过平台可直接在线预约,节省时间成本; 「协定方」就是医生自己设计好的处方,患者根据自己的需求可以直接在线购买; 小鹿中医在患者评价部分加入了一个有趣的设计,那就是患者可以通过购买虚拟锦旗的形式赠送给医生,这种设计不仅丰富了产品的内容表现形式,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医生对患者的服务,获取更多的锦旗。 问诊服务包含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和提问服务,服务形式相比「问医」,丰富很多。
③ 疫苗
疫苗是一个刚需服务,从医鹿的迭代记录也可以看出,医鹿对「疫苗」这个版块的重视度很高。不仅提供了儿童疫苗和成人疫苗,还提供了疫苗助手、疫苗百科、接种问答等工具,其次「疫苗」也是 APP 首页瓷片区的核心内容,给了很多的入口。
儿童疫苗
「儿童疫苗」主要分为用户管理、儿童疫苗预约和健康科普三个版块。
「健康记录」就像一个健康助手,为家长提供疫苗接种记录和成长记录工具。「疫苗接种」的交互界面以清单的形式设计,家长可以为孩子接种的记录打钩;而「成长记录」栏目,系统会提醒你定期体检时间和注意事项。
进入「疫苗预约」,可以查询用户最近的接种点,然后进行线上预约。
「健康科普」分为选苗攻略和育儿知识,主要为用户提供科普知识宣传。
成人疫苗
「成人疫苗」主要为用户提供疫苗接种、抢苗提醒和私立疫苗等服务。第一屏的金刚区主要向用户展示热门疫苗,用户可根据需求进行直接预约购买。其次还有 HPV 现货专区、抢苗助手、扩龄订阅、抢苗提醒和私立疫苗等服务。
拓展知识
由医鹿免疫规划中心策划的「一图看懂 HPV 疫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成人疫苗」这个版块内容设计。中国每年约有 10 万女性患上宫颈癌,在 15-59 岁中国女性中,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列前五,而 HPV 疫苗主要就是是降低女性患上宫颈癌的风险。HPV 疫苗目前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2 价、4 价和 9 价,9 价 HPV 可以预防约 92%的宫颈癌,HPV 疫苗接种越早,患病概率风险越低。
疫苗百科
「疫苗百科」主要为用户提供对疫苗知识的普及,包含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和成人疫苗三大类,拥有 30 多个词条,内容由多位医疗专家编审撰写,包含疫苗简介、科普和问答等内容。
接种问答
在 APP 用户中心的「疫苗工具箱」,还提供了一个「接种问答」的工具。这个栏目主要以问答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接种疫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
④ 预约挂号
「预约挂号」也是一个用户的刚需服务,公立医院的挂号系统有时候由于传播方式、用户体验等原因导致患者不知道如何挂号,医疗产品刚好可以满足患者这一需求。但是医院的挂号系统是封闭的,不支持接入,所以「预约挂号」更多是通过第三方平台代支付或现场支付的形式服务。
首页
「预约挂号」的首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头部为 LBS 地址和搜索,用户可以切换地区或直接检索;金刚区为用户提供三个 tab 切换按钮,可以按专科、疾病和医院查找;底部以 Feed 流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医院信息。
医院详情页
医院详情页主要包含医院基础信息、分院信息、热门医生、热门科室、就医工具和挂号须知六个部分。
头部向用户介绍医院的基础信息,包括医院介绍、医院等级、营业时间等。当医院有不同的分院时候,会以TAB切换的形式为用户提供各分院的导航信息和挂号入口。 「热门医生」和「热门科室」的拆分不仅可以方便用户快速预约,其次也可以丰富页面的设计内容,其次也支持用户查看全部分类进行挂号。 「就医工具」主要是医鹿推出的服务,激活用户变现,包含免费试新药、智能分诊、新药招募等工具,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就医服务。
挂号流程
用户需要根据医生的号源进行预约。②添加就诊人,确认预约后,由第三方平台代收挂号费或到院支付挂号费,医鹿只是做一个中转。
⑤ 预约体检
「预约体检」包含了体检预约、专享检测和医护上门,在内容设计上也根据人群、功能、价格设计了非常丰富的服务。
体检预约
医鹿的体检服务非常丰富,按人群分有中青年体检、女性体检、父母体检;按功能分有入职体检和公立体检;按价格分有高端体检、新体检和特惠体检。每个分类还有不同的服务套餐,覆盖了各类用户人群。
在用户福利设计上,也提供了多种促销方式,设计了购买体检可以赠送话费,限时抢购7折,购买送豪礼等内容。其次还设计了「健康优选」和「健康排行榜」,丰富了体检版块的内容设计,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在底部以TAB切换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医院和热门套餐的选择,其次用户还可以根据报告时效、适用人群、体检项目等分类进行筛选。
专项检测
「专项检测」提供了 HPV 检测、幽门检测、甲状腺检测、两性健康、核酸检测、基因检测、过敏检测、居家自测、疫苗抗体和阿尔兹海默病检测 10 种服务,服务流程比较简单,用户下单后平台发货,用户在家自行检测。
医护上门
「医护上门」是医疗 O2O 服务,主要提供上门检测和上门护理两大类服务,其中「上门检测」包含慢病检测、核酸检测、上门体检等服务,而「上门护理」包含打针、换药、小儿护理等服务。
⑥ 自营药房
阿里健康的定位是医疗电商平台,作为医药电商平台的先驱,「自营药房」就是阿里健康官方直营的在线商城。不过从内容设计看,这个版块的内容比较单薄,医疗电商的主要销售平台在天猫的阿里健康大药房。
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
从商品分类看,阿里健康大药房主要提供防疫专区、感冒发烧、全球进口、维矿营养、长尾用药、专科用药、慢病用药等 20 个分类。
从内容设计看,阿里健康大药房的内容相对比较夯实,不仅提供新人优惠券、限时抢购等常见促销方式,还设计了用药服务卡、家庭药箱和用药提醒等工具。
2. 内容服务 「内容服务」主要帮助产品实现用户留存和传播拉新,医鹿在升级到 V6.6.72 以后,过往很多优质的内容版块已经没有了入口,目前只保留了社群、育儿百宝箱等几个功能。
① APP 首页
医鹿的首页设计就像一个导航,主要给其他版块进行引流,高度甚至没有超过 1.5 屏,在当下的医疗产品中比较少见,首页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头部为搜索和金刚区,金刚区主要为用户提供9个高权重功能入口,包含儿童疫苗、成人疫苗、在线问诊和自营药房等; 瓷片区为疫苗助手、HPV现货和医美试用官三块内容,主要为高利润产品导流。 底部为精选名医,会根据用户的LBS自动定位,为用户推荐当地的医院和医生信息,用户也可以切换地区查找医生,其次每月还会生成儿科、妇科和皮肤科的好医生榜单。
设计讨论
和过去的首页设计历史版本相比,医鹿如今的的首页仿佛做了一次大瘦身,很多内容都被砍掉了,比如直播、科普、每日推荐等内容。对于这样的升级,个人认为首页的设计缺少了多变性,对用户的黏性降低了,在其他医疗产品都在丰富内容抢夺用户时间的时候,医鹿的设计策略让人捉摸不透。
② 搜索
「搜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除了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搜索结果,还能引导用户,起到分流作用。
引导页
「引导页」从上至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搜索记录、热门推荐和热门专题。当用户搜索关键词以后会保留搜索记录,也会为用户进行热门内容的推荐,其次还设计了「热门专题」,主要给其他版块导流。
结果页
「搜索」的结果页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用户检索疾病的时候,首屏会调用「医鹿医典」的内容,通过专业权威的词条知识为用户进行全面的知识普及;第二部分,调用阿里旗下的「夸克」的全网搜索数据,比如专家解读、专家回答、相似病例等;第三部分,调用医鹿平台的数据,向用户推荐相关的医生、医院和交流群,激活转化。其次也可以通过 TAB 栏(医院、群聊、医生和相似病例)快速切换。
医鹿医典
「医鹿医典」目前没有入口,当用户检索疾病的时候,才会出现医典的入口。医疗百科作为一个医疗产品必备的内容,阿里健康在产品发布的早期就开始打造,但如今把入口都砍掉,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设计讨论
从医鹿的搜索结果页来看,基本上把搜索内容都交给第三方的「夸克」了。虽然这充分利用了阿里巴巴强大的内容生态,但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利于平台内容的发展,一个平台如果都不生产原创内容了,那么对用户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小了。
③ 社群
「社群」是医鹿用户运营的主要方式之一,当用户搜索疾病或就诊完以后,都可以加入对应的疾病答疑群。社群主要由医生小助手和管理员运营,负责为用户答疑。群功能主要包含求助、群问答和群公益,其次还可以对群进行置顶聊天和消息免打扰。
④ 育儿百宝箱
「育儿百宝箱」主要为宝妈提供儿童保健、宝宝娱乐和查询评测三大类服务,其中有医鹿原创打造的,比如育儿百科、用药助手和辅食神器等,另外还有直接调用「夸克」提供的第三方工具,比如血型查询和自闭筛查等服务。从功能设计来看,看似非常丰富,但是内容的深度却很浅,入口也很深,更像一个鸡肋功能。
育儿百科
「育儿百科」为医鹿原创,由 200+公立三家医院儿科、妇产科副主任以上医疗专家编审,包含行为发育、喂养、睡眠、日常护理、生长发育、健康问题和疫苗七大类。百科内容主要以问答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日常的育儿健康困惑。
⑤ 疾病风险评估
「疾病风险评估」是免费的评测服务,包含了 17 种常见疾病的评估,比如高血压、痔疮、乙肝、风湿性关节炎等,用户进入后即可开始进行评测,评测完以后会为用户生成简单的评测报告。
设计思考
「疾病风险评估」其实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引流和留存手段,不过从医鹿目前的内容更新和体验设计来看,这个版块不仅长久没有更新甚至没有入口,权重非常低。
3. 设计总结 在为医鹿进行产品设计总结之前,我对平安医生、丁香医生、好大夫等头部医疗产品进行了全面的功能调研,按照增长模型,我拆分为四大类,输出了一张医疗产品设计的竞争模型图。根据这个竞争模型图,我们可以看出医鹿的诸多问题。
① 产品定位
医鹿 APP 作为阿里健康面向消费者的前端产品,在我全面拆解完以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产品定位并不清晰,没有差异化。
以易观千帆 2022 年 7 月的数据为参考,在医疗-在线问诊分类,平安健康的月活跃人数是医鹿的 10 倍,而医鹿甚至连前 20 都进不去;在医疗-药品流通分类,健客网的月活跃用户人数是医鹿的 5 倍,医鹿只排名第五。这组数据说明即便拥有阿里巴巴集团如此强大的资金和流量资源优势,但不管是在医疗服务还是医药电商,医鹿都没有做到行业前三,甚至大幅度落后头部产品。
其次从用户群体分析,相比小荷健康这样只针对重病、大病和癌症患者的产品,还有像丁香医生只针对年轻女性和新手妈妈服务的产品,医鹿的目标用户人群显得非常不清晰。
② 医疗服务
医鹿的医疗服务看上去非常丰富,除了常见的在线问诊,还有中医、挂号、疫苗、体检、医护和医疗电商服务,但事实上这些内容版块更多是和第三方医疗机构合作,除了中医和医疗电商,其他的并没有核心竞争力。甚至医疗电商这块业务,阿里健康似乎更倾向于在天猫的场景进行销售,这让医鹿的定位非常尴尬。
③ 内容服务
在内容服务方面,医鹿几乎把过去设计的内容都砍掉了,比如健康科普和直播已经在平台找不到内容了,而像医典这样的高质量内容,平台也不给入口,这样的设计让人感到非常奇怪。其次从内容的更行频率看,像育儿百宝箱和疾病风险评估这些内容,不仅设计得很浅,而且很长时间没有更新维护,用户体验一般。
④ 营销服务
医鹿几乎没有营销工具,整个产品除了一个优惠券和红包,连健康金币都准备要停止服务了。相比其他头部医疗产品,这简直没法相提并论。相反在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的旗舰店,还设计了相对丰富的营销服务。比如会员可以购买鹿卡,享受会员权益,还可以签到领积分、抽红包。
四、结束语 这是我第二次拆解医疗产品,相比今年 3 月份拆解的丁香医生,不管是拆解效率还是内容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相比丁香医生,医鹿整个产品带给我的冲击却少了很多,这和我这半年的个人成长有关,其次也和医鹿不断“瘦身”有关系。
上万字分析!6大方面完整分析「丁香医生」的产品设计 一个优秀的产品如何设计,遵循什么原则,有什么策略,是否可以用一个设计公式来描述它,从而让我们全面、结构化的方式去研究学习。
阅读文章 >
另外,这也是第一次拆解阿里系的产品,我也发现了很多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医鹿和天猫阿里健康大药房的界限划分得不是很清晰,阿里健康似乎更愿意把医疗电商的销售场景设计在天猫,还有医鹿甚至会在搜索的结果页直接调用夸克采集的第三方数据,导致流量流出,这让我一时难以理解。
也许这就像我第一次拆解腾讯系的产品一样,一个产品的设计,除了设计团队,土壤也特别重要,都是姓马,但一个擅长社交,另一个擅长电商,所以最终产品呈现给用户的,是两种不同的用户体验。
最后,从医鹿开始,我将开启一轮医疗产品的的全面拆解,下期我们将会拆解京东健康,敬请关注!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医疗年度盘点 2022-易观分析 易观千帆 - 医鹿/平安医生/丁香医生/京东健康/医疗产品 APP 数据分析 七麦网-医鹿产品迭代记录 阿里健康官网 医鹿(阿里健康)VS 京东健康,电商巨头另一赛道的比拼 阿里健康 APP 产品体验分析报告(上) 2020 互联网医疗产品竞品分析报告——阿里健康VS平安好医生 欢迎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设计大侦探」
-
如何面对职业未来?腾讯资深设计师的6个职场思考!
UI交互 2022-10-27最近我学到了一些经验,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从社群反馈来看,好像大家还蛮喜欢看彩云的职业思考,之前一篇《来腾讯的第三年,我的 13 条职业思考,关于那些被最常问到的话题》就很受好评。因为我自己是有每天写作的习惯,今天就将我近期的一些思考整理分享,包括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心态习惯以及对未来的职业思考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最近我学到了一些经验,也想清楚了一些事情。
从社群反馈来看,好像大家还蛮喜欢看彩云的职业思考,之前一篇《来腾讯的第三年,我的 13 条职业思考,关于那些被最常问到的话题》就很受好评。因为我自己是有每天写作的习惯,今天就将我近期的一些思考整理分享,包括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心态习惯以及对未来的职业思考等,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近万字干货!来腾讯第三年我总结的13条职业思考 2014 年夏夜。
阅读文章 >
在看本文之前请思考几个小问题:
做事情为什么要注重流程方法? 普通人到底能不能弯道超车? 踩坑时,什么样的难度值得你去研究或跳过? 如何面对职业未来? 什么事情是你最好马上就应该做的? 带着这几个小问题,看是否能从我的思考中找到答案。
一、流程化思维 每周更文都是我一个人,为了提升效率,我会习惯将事情流程化,这样也不容易遗漏重要事情。
比如,对于公众号文章编辑来说,我会先把内容从 Typora(我最常用的 markdown 编辑工具)中复制填入编辑器,然后再全选所有内容进行统一格式化,去掉从外部带进来的所有格式内容。再统一修改字体,字号,颜色,字距,段落高度,缩进。这个时候,我会对文稿内容进行一次保存。然后申明原创和赞赏,封面,概要,是否合并到合集,再保存一次。这样保证已经填进来的内容不会丢失,重要的申明不会遗漏。
然后,再进行细致的调整。修改所有小标题字号,图片间距。然后,再对所有链接、图片注释进行字号、颜色、对齐方式进行统一修改。最后,再逐句看完文稿,把需要强调的文字加粗,保存并发预览自己再读 1 遍甚至多遍。最终,确认无误后才算完成一篇文章的编辑工作。
通过这种流程化的操作,尽管文章编辑比较繁琐,但在将近 5 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出现错误。分享这个事情,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我的做事方法。
我会尽可能地将我要做的事情“流程化”,算是我的思维体系中的一部分。这样的思考模式会帮助我在其他各个事情上做到更好。比如,我经常能发现项目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总结流程规范,生活中也会把自己流程化,形成规律也降低了启动的成本,更容易坚持。
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去想整个事情的流程运转,每一个环节分别做哪些事情,哪个节点是资源充足的,哪个环节是缺失的。通过这样的思考,全局的概念就有了。这样不论遇到什么疑难杂症,你都能先从整体上来判断得失。
流程式的思维方式,会让人的思考变得越来越系统。
二、欲速则不达 最近看到 XX 公司爆的大规模裁员,毁约 Offer,让市场上的寒气更甚了。
其实,我很早就觉得这家公司迟早会出问题,前期实在是扩张的太快,薪资 2 倍甚至 3 倍的薪资都能给,感觉跟市场几乎是脱节的,特别不靠谱。很多后面从这家公司出来的员工,往往不得不面对降薪的情况才能找到工作。
急速的扩张,带来的问题就是内部管理混乱,上层给的资源和权限过多,导致下面的每个团队都想快速扩充自己的地盘。现在钱烧的差不多了,盈利陷入冰窟,不健康的经营模式自然走不下去了。
从公司的发展联想到个人的发展,几乎每一个想要速成的最后都没能速成,真是讽刺。
欲速则不达,拉长时间看,最后跑的最远的往往是那种脚踏实地把事情认真做好的人。同样都是努力,本来别人就比你厉害,凭啥总想弯道超车?没那么多逆天改命的事。
三、如何面对职业未来 近期的就业环境,我也不多说了,大家应该都懂。在这种环境下,普通人还能做哪些事更好的规划自己的未来呢?我认为也有几点:
1. 把英语学好。 以后远程工作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国内机会不多,或许还能远程去外企,或者给老外做私单。目前看到很多高端职位,都是要求英语要好,能达到基本的听说读写水平,如果真的在国外工作,其实拼的也就是语言能力,当你可以像母语一样能说会道,那就跟在国内上班没啥区别了。
为了把英语学好,我会用背单词提升词汇量,再用做译文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我今年从计划专项提升词汇量开始到现在,转眼都已经打卡了 228 天,量变带来质变,现在看英文原文已经越来越少用到翻译工具查单词了。
2. 学会道术结合。 不断学习,才能成长,这没错。但必须认清道和术的区别,要多去思考,学习事物的本质原理,术很多时候只是你达成目标的工具,当然涉猎足够多的术有利于开阔眼界,找到更多可能性。术是学不完的,但道思考清楚了,很多问题便有了通解。保持学习力,也理解了道,就不那么担心离开平台光环,因为不论去了哪里都有实力把事情做好。
3. 跟对人很重要, 在 35 岁前要建立自己的圈子和找到能跟的领导。很多职位其实都是相互内推介绍来的,从社会上招聘进来的成本非常高,导致很难成功。
4. 提升认知 ,时刻为未来做准备,要去想 5 年后我还在做什么,假设我不做这份工作了,我还能做什么。而只有提升自己认知能力,才能找到对的方向。
5. 提升软实力。 不管是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纯技术类岗位被外包替代的可能性日趋增加。每个做技术的人都应该找寻一些技术之外的软实力,可以是协调能力,汇报能力,写作能力等等
6. 把自己当成产品 ,发展自己的个人品牌,放大自己的影响力。就算年纪大了,找不到工作了,有自己的个人品牌也就还有机会和希望。
四、换个思路看问题 在做项目过程中,踩坑很正常,我就很喜欢从踩坑中学习新知识。但硬刚一个巨坑,有时候也是不理智的,怎么判断什么时候该研究一个坑,什么时候需要转换思路呢?
我的判断是,如果涉及到自己完全不擅长的领域,且短时间内问题不好拆解,那就先别急着硬刚,冷静下来想想有没有别的方案。
比如最近的一个需求是做一个商场建筑模型设计,我最初考虑的方向是偏写实的风格。但我又不想做的太普通没特色,就需要我去思考一个建筑如何有好的楼房结构,怎样才算是有设计美感。在研究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这已经属于建筑设计范畴了。而对于建筑设计,我完全是外行,且这个领域过于庞大还不好拆解,也与自己的专业跨度太大,没法在短时间内速成。
此时就需要转换思路,回过头来明确我们的产品目标是再地图上标识出此处的场所建筑,那其实是可以做一些艺术化处理的,不一定非得是写实的才行。
比如商场可以用手提袋模型来设计,不仅可以简化造型,还能把非专业的事情转化为自己专业内已知的事情。此时再去思考创意,设计上就相对可控,难度也大大降低,问题迎刃而解。
五、去做了才知道行不行 当想做某件事时,一定要先去做了才能知道,光有想法不去行动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
很有可能当你去做了会发现,山的另一边可能还是一座山,但你至少要翻过去才能知道。
去实践,在做事的过程中,对自己会有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做的过程中,越来越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范围,然后回到并聚焦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这样才可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最大。
六、把每天的写作当做未来的积累 真心建议你开始写作,每天总结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多一些深入思考,说不定等到将来,这些你每天写的文字就能成为你的无价之宝。
我自己现在每天都在写,回头看,已经改变了我的人生。在写作的过程中,陆续认识了新的朋友,扩展了自己的圈子。后续我有这么多宝贵的素材来源,相信能很好的拓展延伸。
所以,如果决定开始写的话,一定要认真对待你每天的记录,尽量不记流水账,多写自己的想法,多做有价值的记录。保持精进,比如能否精简文字,句子能否更通顺,能否写的更好。刻意练习不是简单的堆量,还需要多改进,总结经验,方能真正进步。
等到将来不工作了,看着你曾经写的这些点滴思考,一定会是特别美好的回忆。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彩云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