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网站8种工具!一站式在线配色网站 Color Designer
UI交互 2022-08-29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另一款好用的在线配色神器 Color Designer,它聚合了色卡生成、渐变色卡、图片提取颜色、图片提取色卡、随机配色等 8 种用途,功能全面实用,让配色方案的生成更加简单快捷。大家好我是为你们推荐实用设计神器的花生~
上一次为大家推荐了 配色神器 ——Palettemaker,它能实时将生成的配色方案呈现在UI、插画、海报等设计模板上,让设计师对配色效果有直观的预览,以此调整完善配色方案。
拯救配色废!让配色效率暴涨10倍的预览神器 Palettemaker 大家好,这里是设计神器挖掘前线记者花生为您发回的实时报道 ~ 配色一直是我们设计师比较关注的话题,可能大家都收藏了很多个自动生成配色方案的网站,但会发现在网站上看着不错的配色用起来却不太行,没办法就只能再重新找,非常浪费时间。
阅读文章 >
今天继续为大家推荐另一款好用的在线配色神器 Color Designer,它聚合了色卡生成、渐变色卡、图片提取颜色、图片提取色卡、随机配色等 8 种用途,功能全面实用,让配色方案的生成更加简单快捷。
Color Designer 网站直达: https://colordesigner.io/
1. 调色板功能 Palette Generator Color Designer 的调色板功能非常全面,功能灵活便捷,主要包括以下 4 种:
① 便捷的色彩选择。 在主页顶部的「Swatches」有预设的7个主题色系供用户选择,「Color Picker 」内可以修改颜色,「Mass Editor」内是配色方案中5个颜色的十六进制数值。
② 预设配色方案。 网站提供了60多种配色方案,按不用色彩主题分类,入口在顶部的Color Palettes。选中一种配色方案后,可以点击调色板中间的小图标对颜色进行编辑。
③ 自动生成同色系明暗颜色。 定好一个主色后,网站会自动在「Tints」内显示同色系亮调色,在「Shades」内显示同色系的暗色调,在「Tones」内显示不同饱和度的颜色,颜色数量范围为1~ 40个,对UI设计来说尤其方便。
④ 和谐配色方案。 网站提供多种和谐配色方案,如互补色、三角、分割互补、正方形等。
2. 渐变色生成器 Gradient Generator 网站会根据用户选定的 2 种颜色,生成 1-40 种中间的渐变色。每个颜色都会给出十六进制色值、RGB 和 HSL 色值,点击即可复制;点击 2 种主色的色板可以修改颜色。
3. 色彩混合器 Color Mixer 色彩混合器非常好玩,能显示不同颜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可以自己修改和增减颜色,色块下方的加减号可以修改该颜色所占的比例,调色板图标用于改修颜色,垃圾桶图标可以删除颜色。
4. 色彩名称查询 What color is this? 用数值表示色彩虽然准确,但也冰冷无趣。但在 Color Designer 你可以查询到一个色彩在 PANTONE、NTC、HTML 等不同色彩体系汇总的命名。比如#7CFC00 在 HTML 中为 Lawngreen,在 PANTONE 中的命名为 Electric Lime。
5. 颜色格式转换 Color Converter 支持 5 种颜色格式的任意互相转换,包括 RGB、HEX、HSL、HSV 和 CMYK。
6. 提取图片配色方案 根据上传的图片,自动提取颜色生成配色卡。颜色数量在 1-20 个,生成后每个颜色都有十六进制数值,可以一键复制。
7. 提取图片色彩 上传图片后,我们可以使用取色框提取图片中任意一部分的色彩值,提供 HEX、RGB 和 HSL 三种颜色格式。
8. 随机颜色生成器 可以自动生成一组毫无规律的配色方案,分为完全随机和自定义(Custom Settings)。在自定义中,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主题色和色调倾向,然后网站就能生成的一组特定色彩,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配色灵感工具。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推荐的配色网站 Color Designer,里面包含了生成配色方案、生成渐变色、根据图片提取颜色和配色、颜色格式转换等 8 种工具,此外还提供 Figma 和 XD 插件,非常适合在 UI 设计和矢量插画中使用。
喜欢这个神器的小伙伴记得点赞收藏,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有需要朋友 。如果你有关于本文或者设计的相关疑问,可以在评论区提出,我会第一时间为大家解答 ~
推荐阅读:
配色找不到感觉?这个PCCS色彩体系帮你从根本上解决(三) 大家好,我是和你聊设计的花生~ 之前向大家介绍了 PCCS(日本色彩研究所配色体系),它是目前全世界最常用的色彩体系之一,能帮助我们了解色彩要如何使用才更方便,以及如何搭配色彩才更和谐更好看。
阅读文章 >
配色被说不好看?高手这160种配色方案直接拿去用! 颜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件设计作品的调性和美观性,要想抓准一件设计作品的调性,选择一个合适的色彩搭配组合尤为关键,为此,葱爷花两天时间整理了 19 大设计调性,多达 160 种配色方案,赶紧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吧。
阅读文章 >
-
设计灵感去哪找?5个FWA上屡次获奖的工作室推荐
UI交互 2022-08-29FWA 自 2000 年起开始收录全球最优秀的网站作品,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权威性的网站评奖平台,今天给大家推荐5个在 FWA 屡次获得奖项的设计工作室。大家好哇~这里是和大家一起进步的南清音~
最近天气真的热到离谱,明明立秋了还能飙升到 40℃以上,大家的灵感之泉有没有被这炎热的天气给烤干呢?如果有的话,巧了!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5个设计工作室,看看他们的作品,让我们灵感源源不断~
FWA 这个网站,对于做设计的大家来说肯定都不会陌生,它自 2000 年起开始收录全球最优秀的网站作品,是世界范围内极具权威性的网站评奖平台,能受到他们的青睐,几乎是所有设计人的梦想。我今天给大家推荐的 5 个 设计工作室 ,就是在 FWA 屡次获得奖项的~
边玩边学第三弹!!5款提高审美还能放松身心的小游戏推荐 大家好呀~这里是和大家一起进步的南清音~最近几天看到“糖豆人免费”的消息冲上热搜,借此机会,今天给大家分享几个摸鱼必备放松身心的小游戏!
阅读文章 >
1. Media.Monks 「网站直达」 https://media.monks.com/ (每个项目链接都自带预览图哦~)
Media.Monks 是一家全球性的创意制作公司,他们在 FWA 上面获得了 309 个奖项,和很多的公司有过合作,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奥利奥、依云矿泉水等等,现在我就来给大家来感受 Media 工作室的优秀作品,供大家参考~
The Thread: https://media.monks.com/case-studies/thread
这是 Media.Monks 为 Epic Games 的 Unreal Build 现场直播制作一部沉浸式动画。这个名为《The Thread》的影片完全是用虚幻引擎制作的。
Media.Monks 集成了 Niagara 粒子系统,以便在引擎内创建和调整视觉效果。通过实时技术,证明了虚幻引擎将现实和娱乐融为一体有着无限可能性。
下面是 Media.Monks 与奥利奥合作的项目,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查阅哦~
网站链接: https://media.monks.com/case-studies/oreo-virtual-production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 Media.Monks 工作室的项目,大家可以戳下面的链接进行查看
网站链接: https://media.monks.com/work-inventory
2. UNIT9 「网站直达」 https://www.unit9.com/ (点开之后整个页面背景是视频)
UNIT9 是一家 21 世纪的制作公司。他们帮助机构和品牌通过电影、网络、手机、游戏、虚拟现实和新生技术创造人们会记住的体验。他们在 FWA 上面获得过 288 个奖项,比如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Netflix、耐克等等。
进入页面之后,点击左上角三根横杠的按钮,你就会看到各种分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分类点进去,就会显示该分类里面的全部设计案例,选择一个点进去就好啦~
The Met Unframed: https://www.unit9.com/project/the-met-unframed
UNIT9 通过模糊物理和虚拟之间的界限,制作出一个独特的体验,使用户和艺术爱好者能够被带入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心。UNIT9 利用 AR 和沉浸式 360 环境,重新创建了一个真实的、按比例复制的大都会博物馆标志性空间,让大家更深入地进入艺术世界,探索艺术的美妙。
足不出户看展览!16个在线博物馆免费参观(附超多可商用素材) 近几年,全球无数图书馆、美术馆和博物馆都逐渐将馆藏数字化,透过各种渠道开放到网络上,提供给需要的使用者在线浏览或下载使用,让我们不用亲自飞到几千公里外就能坐在计算机前仔细观赏,更重要的是有些素材可在下载后再利用,对于创作者来说也省去重新制作的时间。
阅读文章 >
下面是 UNIT9 和华为之间的合作,他们利用 AI 将北极光转变为音乐,赋予了每一个北极光独特的音乐。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探索一下~
网站链接: https://www.unit9.com/project/huawei-sound-light
3. Stink Studios 「网站直达」 https://www.stinkstudios.com/ (全是炫酷的视频哦~)
Stink Studios 是一家创意广告和数字体验公司,在品牌和数字客户体验之间游刃有余,在 FWA 上面获得了 152 个奖项,包括和腾讯、路虎的合作。
Riot Games: https://www.stinkstudios.com/work/riot-lcs
Stink Studios 与 Riot Games 合作,为其进行一次品牌重塑。他们和 Riot Games 的创意团队紧密合作打造了一个新的品牌印记,参考了召唤师地图、联赛奖杯、指纹、火焰,当然还有 LCS 字母的图案。
从这个标记中,Stink Studios 建立了一个图形系统,每一块都构成了 LCS 新故事的一部分。
下面是 Stink Studios 与腾讯合作的项目,利用 AR 技术,让世界各地的微信用户看到长城上的月 亮。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探索一下~
网站链接: https://www.stinkstudios.com/work/tencent-moonments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 Stink Studios 工作室的项目,大家可以戳下面的链接进行查看
网站链接: https://www.stinkstudios.com/work
4. Resn 「网站直达」 https://www.resn.co.nz/ (鼠标按住不动会有炫酷的小游戏哦~)
Resn 是一家数字创意机构。他们擅长用互动体验感染用户,让他们感受到其独特的技术。他们在 FWA 上面获得了 131 个奖项,并且和亚马逊、阿迪达斯都有合作。
Making Maisel Marvelous
大家应该都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吧?Resn 与亚马逊合作,通过展示创意和制作过程来庆祝这一热门电视剧的最新一季。Resn 通过拍摄 2D 图像将它们投影到 3D 的环境之中,将每一章的图形和照片分层,展示了该节目之前未发布的内容。
Resn 还和 GTB 上海合作,通过跟踪手机的运动收集数据,分析运动路径等,让用户通过像使用玩具野马一样使用手机,感受小时候的乐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下面的链接里面探索一下~
网站链接: https://www.resn.co.nz/#!/work/mustang/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 Resn 工作室的项目,大家可以戳下面的链接进行查看 ↓ ↓ ↓
网站链接: https://www.resn.co.nz/#!/work/all
5. Hello Monday 网站链接: https://www.hellomonday.com/ (搭梯子访问)
Hello Monday 在 FWA 上面获得了 126 个奖项,并且和谷歌,乐高等都有着合作~
Star Atlas: https://www.hellomonday.com/work/staratlas (搭梯子访问)
Hello Monday 与 Star Atlas 的团队合作,创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数字体验,建设了一款 3A 级空间探索战略游戏和区块链驱动的虚拟元空间,为游戏的推出创造热点。
在游戏主页上有一个银河系的入口,它将会把用户拉入《星际争霸》的元宇宙。用户可以滚动浏览介绍游戏传说的各个章节,由于受到《星际迷航》世界的启发,飞船和行星的 3D 视觉效果还能在和用户之间产生视觉互动。导航结构的灵感来自太阳系。
Hello Monday 经常与谷歌合作,创造许多有趣的项目,比如开发了一个专为儿童设计的虚拟空间。感兴趣的话,可以来下面的链接里面探索一下~
网站链接: https://www.hellomonday.com/work/google-kids-space-illustrations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关于 Hello Monday 工作室的项目,大家可以戳下面的链接进行查看
网站链接: https://www.hellomonday.com/work (搭梯子访问)
好啦,今天的推荐就到这里啦,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呀~
-
从3个方面,总结拖拽和双击的交互设计细节
UI交互 2022-08-29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教你用 3 步法选出合适的快捷交互方式~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教你用 3 步法选出合适的快捷交互方式~
文章大纲:
快捷方式之“ 拖拽 ” 快捷方式之“ 双击 ” 结合业务选择合适的快捷方式 快捷方式在互联网产品中随处可见,我印象最深的是哔哩哔哩 APP 的一键三连,长按点赞就可以完成“点赞”“收藏”“投币”三个动作。
更多 bilibili 的 设计细节 :
视频体验天花板!15个哔哩哔哩的产品设计细节解析 此次我将按照不同受众用户,进行哔哩哔哩产品设计细节分析,一起来看 B 站在往多元化发展的设计发力点都有哪些。
阅读文章 >
本篇文章我也总结了 2 种常用的快捷交互方式:拖拽和双击,第一节和第二节咱们一起来探索这两种快捷方式是如何使用的,第三节分享一个“快捷公式”,帮助我们在工作中结合业务选择合适的快捷方式。
请重点关注第三节,前面两节是专业知识,第三节是思维方式,面对其它快捷方式也可以迁移复用。
1. 快捷方式之“拖拽” 拖拽被常用来解决 3 个问题:复制、删除和移动位置。
① 复制
单纯依靠拖拽完成复制的操作比较少,一般会配合 alt 键使用,按住 alt 键后拖拽即可复制。
例如复制文件夹、绘图软件复制图层等,比起点击鼠标右键后再点击复制按钮,拖拽会更加快。
拖拽复制
② 删除
PC 端拖拽删除很常见,一般是直接把删除对象直接拖到垃圾桶或者回收站。
我主要想讲一讲移动端的拖拽删除,目前移动端拖拽删除还不算普及,但是用起来效率却异常高,所以也找了几个移动端的案例。
移动端拖拽删除的常用方式是拖拽元素后,界面出现垃圾桶图标,把元素拖拽到回收的位置松手即可删除。
微信拖拽删除图片
不过这种交互方式比较隐晦,比如微信的拖拽删除可能很多年级稍大的人都发现不了,所以大多数产品还是选择了常显的删除按钮来处理。
拖拽删除的交互更加适用于哪些场景呢?
抖音就有一个好案例。
抖音把拖拽删除完美融合到了产品中,可以看看下面这张图,这是抖音创建直播预告的界面,你可以把预告卡片放到你喜欢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拖拽这个动作是这个场景里的强动作,很容易被发现,此时再把拖拽删除植入进来就不怕用户发现不了。
抖音拖拽卡片
从抖音的案例中也可以得出一个经验,对于界面没有常显的交互方式,可以思考如何衔接场景使用户更容易发现此交互。
例如移入元素显示删除这个交互,默认不显示删除按钮,移入元素后才显示按钮。这个案例就把删除交互衔接得很好,因为当用户想试图删除此元素时,鼠标移入元素几乎是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不怕用户找不到。
③ 移动位置
拖拽移动位置都不用多说,这已经是大众习惯了,需要注意的是拖拽时如何让用户感知到拖拽。
例如把聊天消息的图片拖拽给另一个好友时,图片移动过去需要有明显的意符(例如高亮)来让用户感知到拖拽释放的区域。
挤压定位
线条定位
2. 双击 双击交互操作也是老朋友了,尤其是移动端,很多 APP 都有双击操作的快捷手势,甚至有些操作只能用双击完成,例如抖音直播间点赞操作,我第一次用的时候还真没找到点赞的按钮…
体验了 PC 端和移动端的产品,发现双击操作一般用在这 3 个地方:
放大/缩小、暂停/播放、点赞
比较眼前一亮的是飞书,飞书会议里可以双击放大/缩小视频画面,比起点击操作效率高了好几倍。
3. 结合业务选择合适的快捷方式 了解拖拽和双击的常用设计方式,相当于帮我们存储了粮草,但是什么时候用,怎么用,还需要结合实际业务来做考虑,为此我也总结了 3 个实用的步骤,让你在实际设计中可以直接套用。
快捷公式 3 步走:
梳理流程 → 删减步骤 → 匹配快捷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我拿一个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举例,部分敏感信息做了修改。
大家都看过直播,也发过弹幕吧,其实弹幕区就是一个小聊天室,发的弹幕就是聊天室消息,现在有一个助教的角色,职责是管理观众的消息,本来这个操作是在 PC 端完成的,电脑操作很方便。但是现在有一个场景,助教没有配电脑,只能用手机完成消息管理操作,这是需求背景。
下面利用快捷公式来套用试试。
第一步:梳理流程
我们做设计其实就是为了解决用户在完成一个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所以一般需要先把用户的任务流程梳理出来,所以咱们先梳理用户流程。
需求:用户用手机完成消息管理。
从需求中可以提炼出 3 个流程:回复消息、删除消息、复制消息
然后把这 3 个流程一一拆解:
回复消息:长按消息→点击回复→输入回复内容→发送→回复成功 删除消息:长按消息→点击删除→删除成功 复制消息:长按消息→点击复制→复制成功
其实如果我们按照拆解的流程来做,也不是不行,但是咱们不能止步于此,咱们可以进一步思考,还可以怎么优化让流程更简单效率更高。
第二步:删减步骤
第二步是删减步骤,也就是把一些繁琐的动作删除。
例如多余的点击、移动端多余的手指移动、PC 端多余的鼠标移动等等,都是可以考虑删除的地方。
从第一个步骤中梳理出的流程可以发现,每个流程都要先把功能唤起后才能操作,比如回复,要先长按消息唤起回复按钮后,再次点击才能进入回复流程。
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回复、删除、复制这个最终功能,所以前面的点击就是可以考虑删除的动作。
多说一句,这里的删除是从分析层面来说的删除,设计中仍然可以保留。为什么呢?
因为快捷操作意味着两点,第一用户还不习惯,第二存在交互比较隐晦的情况,用户发现不了。
用户不习惯这个问题好解决,只要这个操作能够真正提升效率,用户用着用着就习惯了。
交互比较隐晦的情况则需要我们多做引导和提示,帮助用户养成习惯。
例如飞书按住 Ctrl+A 的时候不会选中全文,而是需要连续按住 Ctrl+A 才能选中全文。这就是一个和大众习惯的交互不同的地方,但是飞书在用户按下 Ctrl+A 的时候会给用户提示,我使用了几次之后也就养成了习惯,习惯是可以培养的。
第三步:匹配快捷方式
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匹配快捷方式,也就是用快捷方式来代替删减的步骤,达到提升操作效率的目的。
拿回复举例,常规的回复是长按消息→点击回复→输入回复消息→回复成功,第二个步骤中我们把要删除的动作提炼了出来,即“长按”+“点击回复”这两个动作,下面就可以思考使用哪种快捷方式来完成这两个动作。
考虑到消息页面存在大量上下翻页浏览的行为,意味着点击操作可能容易误触,所以最后决定使用双击来作为快捷回复的方式。
双击消息即可回复消息。
但是这个交互动作比较隐晦,所以做了两方面的兜底操作。
第一个是仍然保留长按出现回复按钮的交互,第二个是给用户引导,当用户回复消息的时候提示用户双击消息即可回复,帮助用户养成快捷手势的习惯。
通过 3 个步骤就可以把快捷方式给梳理出来,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章可循,只要掌握了思路,就能举一反三。
最后回顾一下:
拖拽常用于复制、删除、移动位置 双击常用于:放大/缩小、暂停/播放、点赞 快捷公式 3 步走:梳理流程→删减步骤→匹配快捷方式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馊面包
-
95后最烧钱爱好的背后,藏着 IP 设计师的高价私单
UI交互 2022-08-29一个可爱的 IP 形象是出圈利器,吸金能力更让人跃跃欲试,对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变现机会。今年经济行情一路下滑,互联网大厂优化裁员之声不绝于耳,但即使如此,也有一个领域逆势而行。
根据艾瑞咨询的报告,2023 年中国手办市场规模将以 28%的增速,一路飙涨到 91 亿元,成为近百亿的蓝海市场。
前两年天猫的《95 后玩家剁手力榜单》也显示,潮玩手办的烧钱指数位列第一,增幅巨大:
与此同时,优衣库和 KAWS 的联名 T 恤被抢购一空,衣服炒出天价,各类 IP 联名款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喷涌而出。
发现没有,这股掘金热的背后,都有 IP 设计的身影。如果你有留意,就会发现这两年连企业都开始注重 IP 打造了。阿里动物园、京东狗、冬奥会冰墩墩,大家都意识到,一个可爱的 IP 形象是出圈利器,比起广告投放效果好太多了,而且 IP 形象的吸金能力更让很多人跃跃欲试,无论是手办还是 NFT 都是当下的大热领域。
对设计师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变现机会。 由于企业的重视,现在 IP 设计比赛也越来越多,比如上个月优设联合 MasterGo 举办的 IP 设计大赛,最高可以拿 3 万元奖金:
而盲盒市场的大爆发,也让 IP 设计作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比如优设 IP 角色设计课学员绀镜的 IP 设计作品:
篇幅所限无法全部展示,整套作品可以站酷搜「绀镜」
刚传到站酷,就有评论期待在盲盒店里看到了。
可以预见的是,私单市场会迎来一场 IP 设计的爆发期,而在这之前,我们需要的只是做好知识储备,等待红利的到来。
刚刚提到的绀镜,就是我们的 IP 设计课的学员之一,而这门 IP 角色设计课,今晚正式开放报名!
课程原价 1099 元
限时直减100元,上新价 999 元
移动端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网页端右戳报名 ? https://pro.uisdc.com/detail
注:报名后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课程群
这门课到底有多受欢迎,好评率有多高,直接看上期学员的真实反馈。
零基础也能学! 学 IP 最重要的 2 门软件,就是 C4D 和 Zbrush,而零基础的同学最担心的,也是没软件基础。
为了解决大家这个问题,小哈老师特意录制了 25 节 C4D 基础课和 14 节 Zbrush 基础课,两门课加起来价值超 200 元了,现在报名的都可以直接免费领取观看。
即使完全零基础,只要按老师的节奏来,也可以从零开始做出一个专属自己的 IP 设计。
以下都是第一期零基础学员的真实反馈,即使是宝妈,也能学会两门软件,后续完成作业后,老师还会私聊提出修改意见:
原本特别吃力的自学,报课之后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还创作了个人 IP,注意旺旺仔的头像哦:
还有同学连 Zbrush 都没听过,学完课也做出了 IP 模型:
所以零基础的同学完全不用担心,毕竟有这么多师兄师姐都过来了,何况课程的安排,本身就是循序渐进的。
课程循序渐进,学习没压力! 这也是新手自学最容易遇到的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学起,不会设置目标,容易卡在最难的地方导致自学失败。
同样来自学员的真实反馈,由于小哈老师是西安交大的建筑系高材生,有着设计师难得的理科思维,整个课程设置循序渐进,如豆奶同学所言,非常容易刷,不会弃坑。
整个流程严谨规范,从二维到二维,从头部到衣服,每一步都比上一次难一点,但都是可以挑战成功的,日拱一卒,一个月后收获一个完整的 IP 形象。
而老师的细心程度,可以说更是这门课最独特的价值,给那些担心学不会的同学吃了一颗定心丸。
可能是最细心的老师和最好的学习氛围!
小哈老师不仅个人作品值得称道,细心程度堪称一绝。第二节课就能记住大家的名字,还能记得每个同学的进步之处。
而课程的学习氛围,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插画师,无论是宝妈还是学生,都在这里收获满满。
广受好评的小哈老师,不仅是西安交大的高材生,也是知名的跨界设计师和插画师,还著有绘本《创造力的形状》。
老师更多作品可查看下文
课程原价 1099 元
限时直减100元,上新价 999 元
移动端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网页端右戳报名 ? https://pro.uisdc.com/detail/
注:报名后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课程群
课程大纲
老师作品
兔莉莉系列:
汉堡猫系列:
Living in Space 系列:
学员作业
篇幅所限,更多学员作业请看课程详情页。
设计 IP 角色的同学,现在就抓紧啦!一起加入这个吸金的领域!
课程原价 1099 元
限时直减100元,上新价 999 元
移动端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网页端右戳报名 ? https://pro.uisdc.com/detail/
注:报名后请添加客服微信进课程群
-
网络给生活带来的便捷,被高估了
设计动态 2022-08-28半年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体验了一段半封闭生活。 曾经网络带来的便捷生活服务,也暂时与我无缘。 首当其冲,就是各大社区买菜平台,因为货流运转中心位于管控区域,全部暂停了供应。 之后,甜美的外卖暂时与我远离。 快递物流自不必说,随着外卖一同停运。 团购券倒是#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吃饭可以点外卖,不想走路可以骑共享单车,买衣服也可以去电商平台购买。但是,一旦失去了网络或者居家,这些互联网产品大部分就失去了效用。这会促使我们思考,网络真的有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便捷吗?
半年前,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体验了一段半封闭生活。
曾经网络带来的便捷生活服务,也暂时与我无缘。
首当其冲,就是各大社区买菜平台,因为货流运转中心位于管控区域,全部暂停了供应。
之后,甜美的外卖暂时与我远离。
快递物流自不必说,随着外卖一同停运。
团购券倒是可以购买,但即使买到手中,也难以到店核销。
至于线上打车、家政服务之类的服务,也通通偃旗息鼓。
一夜之间,曾经网络带来的便捷生活服务,尤其是连接线上与线下的服务,都告别了我的生活。
然而,失去了便捷的服务,却未必失去了便捷。
在这段时间里,我的生活效率,以自己都未曾想到的方式,达到了新的一个高度。
每天,我也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健身、写作、陪伴家人。
这其实是很矛盾的:
下单一份外卖只要几分钟,本应远比做饭要快。但事实上,我们常会在点外卖时,花去更多时间。
社区买菜,下单后第二天取菜,拿上就能走。但所花费的总体时间,竟比我去附近的菜摊、菜场买菜更多。
那么,这些便捷服务,究竟是如何偷走时间的?
一、无尽的选择,困难的决策 1. 选择太多,反而不知道该选什么 但凡想买一件商品,想选择一项服务,我们都面临着太多的选择:
我们的手机当中,有不只一个APP,能选择同一类型的服务,或是能买到同样的商品。
想买一件衣服,我们既可以上唯品会、淘宝,也可以上拼多多、京东,还可以点开小程序,看看一些更小的平台。甚至可以点开朋友圈,看看有哪个好友在做品牌代购。
想解决一顿午饭,我们可以打开美团,也可以打开饿了么,还可以打开肯德基、麦当劳的APP,或是海底捞、呷哺呷哺的公众号。
然而,这个选择,仅仅是个开始。
如果你在想要吃饭的时候,点入了某个熟悉店铺的公众号,那么恭喜你,你只需要选菜下单就可以了。
若是你点入的是美团,可能你还要等一会。
因为你面临着点外卖、去店里吃、先刷刷推送列表、先领个红包的抉择。
进入淘宝买衣服也是一样,看逛逛,还是进聚划算,看热搜,还是天天特价,可选择方式数不胜数。
再接下来,你还要面临选择店铺的问题。
选完店铺之后,每家店铺里,又有不计其数的衣服、菜品,正在等着你赏光……
从平台,到频道,从店铺,到商品,可选择的选项,以叠乘的方式增加,困扰着每个浏览者。
当然,不是每个人、每次决策,都需要从头到尾,经历所有的选择与纠结。
一定会有果断的人,每次都能做出非A即B的快速决定。即使是普通人,也一定会有那么一刻,想起某件东西,就立刻搜索、下单,毫不犹豫。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时不时卡在其中某个环节中,却是再常见不过。
很多人在点外卖前,花去大半个小时,来浏览、决定到底吃什么,是每天都在上演的日常。
选择丰富的代价,是时间的消耗。
而在暂时断绝网络供应的这段时间里,家附近能选择的店铺、摊位有限,店铺、摊位中的商品种类有限。使我们选择商品所需的时间,大幅度缩减。
无选可选之时,反而最是高效。
2. 优惠太多,反而不知道哪个便宜 选定了商品,还远不是一次购物的结束。
完成一次消费决策前,人们还会比比价格。
比价格,不仅是每个购物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也是每个店铺,都会和竞争者、顾客,一起玩的心理博弈。
既想让用户下定购买的决心,又想给自己留出利润空间。既担心同行抢走顾客,又不想损失了品牌高度。
种种复杂的考量下,各种玩法也就层出不穷。
从古代就有的打折、买送,到网络初期的满减、发券,再到近两年越发常见的预售。
无一不是感知游戏:绞尽脑汁,希望通过最小幅度的降价,带给用户最大程度的优惠感。
而被100000种心理战术围攻的用户,总是最头疼的那个。
同一个商品,是A店铺的便宜,还是B店铺的便宜?
挑好了心仪商品,还要在各个平台之间比价。
看中了团购券,却被告知必须分5次使用,自己是否愿意忍受?
“贵的现货”和“便宜的预售”之间,优惠又是否配得上等待?
种种考虑,步步惊心。
甚至有很多时候,还会因为比价,而否决掉刚刚做出的选择:
明明刚下定决心,要吃某店铺的外卖,但在下单时,各种优惠交叉在一起,极为麻烦。自己想吃的菜,又凑不出最完美的优惠,索性退出店铺,重新开始选择吃点什么。
或许在费尽心机之后,用户真的能找到全网最低价、历史最低价。
但计算上时间成本的话,便宜的那几块钱是否划算,也值得商榷。
而在线下,我们能接触到的同款、相似款,极为有限。因此也不会有太多的比价空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价格歧视的问题,但节省下来的决策精力与时间,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3. 机会太多,反而不知道该定哪个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
刚决定了要买哪件衣服,看好了款式、比好了价格,却刷到了同类型更棒的一款。 刚买完东西付完款,却在其他平台上,看到了更低价的购买方案,于是果断退单。 在用户内心做好决策后,决策未必会发生。
即使决策发生,用户也还可以后悔。
多刷刷,总会遇见更好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事实,更成为了一种态度。
以至于,很多用户在决策,甚至是付费之后,还会重新犹豫,或继续浏览相关的产品。
我们不仅期待能刷到更好、更便宜的商品,更害怕2个月后,我们下单的商品,直接半价。
甚至还会返回更早的步骤,开始重新思索,这件商品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这样的考虑,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还会产生心理压力,让我们感到不适。
而在线下,这样的问题,就会简单很多。
买了就是买了,留给人犹豫的时间、空间有限。
在做出购买决策后,也无需持续关注此商品。不必像线上购买一样,继续浏览同款。或是隔一天就查阅一次,自己买过的东西有没有降价。
二、前置的时间,隐形的杀手 当选购方向相对明确时,我们尚且要在选择、决策、后悔中,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我们没有明确目标的时候,更会为今后的决策,烧去不少光阴。
1. 刷出需求 没有需求,也要刷出需求。
经过网络足够长时间的培育,很多消费者,在没有明确消费需求的时候,也会抱着手机,寻找消费可能性。
在淘宝上刷刷,有没有能激起自己兴趣的商品。 在口碑上看看,有没有特别优惠的团购券。 在小红书上转转,有没有兴起什么新鲜品类。 出于人性的本能,买到便宜,是件值得骄傲炫耀的事情。就像远古时候,男人能扛着一头野鹿回来,女人能采一兜子果子,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出于网络的教育,买到新鲜玩意,又是件容易被关注、容易成为话题、容易树立个人形象的事情。
还有线上的折扣,会给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借口:我不是在乱花钱,我是在省钱。
有太多理由,让人在没有明确消费需求的时候,找寻消费机会。
又因为网络便捷的链接,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环境、体力的束缚,在网上自由自在、没有止境的逛下去。
正在加载,刷无尽头。
街上店铺,却有尽数。
2. 揽下目光 不仅是用户想要刷下去,产品也出于自己的目的,拉扯着用户继续刷。
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增加用户使用时长,即使是功能单一的产品,也要为自己添加诸多的额外功能。更别提那些本就功能多样的产品,几乎每过几天,就有一项新功能步入尝试。
美团搞起饭小圈,用社交的方式,让吃客多停留一会。
拼多多也打出娱乐属性的短视频,让用户多一个点开的理由。
在我们并未打算消费,甚至失去浏览欲望的时候,是否又曾被其他理由所绑架,继续留在了消费平台上?
产品方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让用户便捷,只是实现商业利益的途径之一。
若让用户浪费时间,能带来更大的商业利益,且不会受到惩罚,商人也绝对不会吝啬手中的罂粟。
三、有限的权力,有效的抉择 “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让·卢梭
因为疫情的阻隔,我暂时离开了网络,离开了那些曾带来便捷、已成为生活一部分的产品。
没了外卖平台,我必须自己花功夫做饭,却不用在该吃什么、该吃哪家、该怎么凑单等问题上,耗费时间和纠结。
没了快递物流,我需要在附近购买生活用品,却不必每天花大把的时间,刷淘宝、刷小红书。因为即使买了,也发不了货。即使发了货,也收不到。
没了社区买菜,我需要去附近的菜摊上采买,却无需花时间对比哪个平台的菜便宜,不用花时间算有泥的胡萝卜划算,还是无泥的胡萝卜值得。
一加一减,没有了便利的线上线下链接,却反而效率更高。
当然,这只是特殊场景下,短期情况。
未来,我仍需要借助线上打车,便捷出行。仍需要使用网购平台,购买当地没有的小众商品。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在使用这些产品时,保持警惕。不能让丰富的选择,阻挡了前进的脚步。
原本提高效率的工具,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当,反而让人更为低效。
就像1+1=2的问题,与其用计算器来算,还不如相信自己的直觉。
随着工具的越发强大,人类与工具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
几百万年来,每当遇到新的环境、新的问题,人类总会进化出新的能力,适应环境。
为了解放双手,人类学会了直立行走;为了调和群居,人类创造了社会文化;为了战胜野兽,人类掌握了使用武器。
然而,相比武器、工具这些外物的进化速度,人类自身的进化速度,却颇为缓慢。
每次进化,至少需要几代人的基因选择,才能完成。
而近20年,社会变化的速度,远超过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个20年。
我们有了便捷的网络,有了随身的手机,有了多种多样的新鲜工具。
我们虽然学会了使用这些工具,但我们还未真正适应。
人类的身体,人类的本能,并不是为了使用这些设备、产品而生的。
因而,我们在享受时代的优待时,我们本能的缺陷,也会在全新事物的面前,暴露无遗。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我们的后代,或许会进化出新的本能、新的躯体形态,以适应全新的工具。
我们自身,也必须学会拒绝和忍耐,以避免在无限的选择、无止尽的刷屏中,空耗掉有限的一生。
专栏作家
墨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网络营销人,心理咨询师。擅长消费者行为学、文字传播学、市场营销学等领域。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本文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原创激励计划》出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告别平台,产业互联网开启新角力
设计动态 2022-08-28产业互联网,正在进入到深水区。而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才能够全面。 因为如果再不全面地看待产业互联网,必然无法在产业互联网的牌桌上继续存在。以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多半是延续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做法,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获取流量在作者提出的观点中,「新型平台」是上半场产业互联网玩家们对于自身的定位,而「新型基础设施」,则定义下半场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功能和角色。通过分析两者的异同和优劣,可以找到实现产业互联网快速落地的正确方式。欢迎感兴趣的伙伴们阅读。
产业互联网,正在进入到深水区。而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才能够全面。
因为如果再不全面地看待产业互联网,必然无法在产业互联网的牌桌上继续存在。以往,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认识,多半是延续消费互联网时代的做法,仅仅只是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一个获取流量的噱头和手段,无论是S2B模式,还是S2B2C模式,无一不是如此。
只不过,流量的重心从C端转移到了B端而已,其他的东西,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尽管产业互联网的概念是对的,但是,它的打法却是错误的。这是上半场的产业互联网之所以没有太多创新性改变的关键原因所在。
现在,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的看法,更多地关注的是质量,更多地寻求的是改变,不再盲目地扩大规模,不再盲目地烧钱,不再盲目地资本至上,正在成为新的共识。
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进化,让它从流量的泥淖中挣脱,实属不易。它告诉我们,产业互联网正在彻底告别互联网时代陈旧的发展模式,正在真正进入到属于自己鲜明特色的发展新轨道。
如果我们用「新型平台」来定义上半场产业互联网玩家们对于自身的定位的话,那么,「新型基础设施」,则可以来定义下半场产业互联网玩家们的功能和角色。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一个是「平台」,一个是「基础设施」,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对于产业互联网认识的逐渐深刻以及对于产业互联网发展逻辑的不断理顺。
同理,通过对比以「平台」为终极追求和以「基础设施」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的异同、优劣,我们同样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产业互联网的真实样子,同样可以找到实现产业互联网快速落地的正确方式和方法。
01 「平台」求「广」,「基础设施」求「深」 无论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还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但凡是「平台」,无一不是在不断地拓展自身的边界,无一不是在不断地延展自身的范围。说到底,它们一味地求「广」,最为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为了获取流量,为了实现自身体量的增大,从而借助规模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可以说,以「平台」为主导的模式造就了两个时代,一个是PC时代,一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从表面上来看,这种附带了「互联网」元素的发展模式是先进的,因为它可以打破信息的壁垒,通过去中间化来实现信息的高效对接。实质上,这种发展模式,其实依然还是传统意义上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导发展模式而已,只不过玩家们将规模和效率为主导的发展模式从线下搬到了线上而已,产业本身并未真正改变。
正是因为如此,等到「平台型」的发展模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特别是流量极大的地丰富之后,那么,它必然会面临与以往线下兴盛之时同样的问题。无序竞争,甚至垄断等行业乱象,几乎都会不可避免地将会出现。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业互联网开始出现。
当玩家们开始以「基础设施」来定义自己的时候,它们便不再一味地去拓展自身的边界,不再简单地做大自身的规模,而是更多地思考的是,如何在现有的体系之下,寻找一种改造产业的新方式和新方法。
在这个阶段,产业本身不再是玩家们拓展自身势力范围的场景和范围,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通过自身的改变来给用户带来新的产品和体验的全新存在。换句话说,供给与需求,在产业互联网的身上,可以得到再度平衡。
通过这一分析,我们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在以「基础设施」为定位的发展阶段里,产业本身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变成了一个可以有诸多改变,可以有诸多创新的存在。产业的进化,由此,同样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同理,玩家们的发展,同样也不再是以其他玩家们的式微为代价,而是以一种共生、共存的新发展理念为主旋律。
02 「平台」技术单一,「基础设施」技术繁杂 说到底,无论是哪一种「平台」模式,它们都是不需要太多的新技术作为支撑的,仅仅只是借助互联网技术来不断地做大平台,不断地拓展边界,不断地将不同的场景和行业囊括进来,然后,再通过撮合和中介达成交易即可。
因此,无论是在消费互联网时代,还是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但凡是那些以「平台」为定位的玩家,几乎都是将互联网家装看成是主要技术的玩家;但凡是那些可以取胜的玩家,几乎都是将撮合和中介发挥到极致的玩家。可能后来这些玩家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其他的技术,但是,它们加入这些新技术依然是为了维持互联网技术的地位所做出的选择,并不是想要革自己的命。
当我们将「基础设施」看成是自身的角色和定位的时候,特别是我们对产业进行深度赋能的时候,一种强烈的感觉,就会出现,即,单纯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已经无法再起到作用,只有借助新的技术,只有借助不同类型新的技术,才能满足不同产业,在不同环节当中所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的创新和进化。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当「基础设施」成为玩家们的新角色的时候,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开始出现,开始成为玩家们的「杀手锏」,开始成为玩家们角逐的主战场。
另外,单单是有了如此多的新技术还不够,这些新技术本身,同样也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除了新技术的不断耦合,新技术之间的地位和角色,同样正在发生一场深刻而又彻底的改变。新技术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让以「基础设施」为终极目标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们,正在找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新路子,正在打开越来越多的发展新局面。
03 「平台」求效率,「基础设施」求质量 提及「基础设施」,我们同样会将它和公路、铁路、桥梁、能源等传统的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深入分析这些传统基础设施的特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基础设施,其实都是对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的。正所谓,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正是这个道理。可以说,一个好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能发挥怎样的功能和作用,直接关系到基础设施能发挥多久的功能和作用。
因此,基础设施,真正关注的是质量。
同「基础设施」的产业互联网玩家们不同,那些以「平台」自居的玩家更多地关注的是效率。如何快速地实现撮合,如何快速地实现交易的达成,才是平台型玩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是,平台型的玩家,无论是在技术的布局上,还是在商业模式的打造上,几乎都是以效率为终极目标追求的。这几乎贯穿了整个消费互联网时代,甚至还延续到了产业互联网的上半场。
一味地追求效率,一味地追求撮合和中介,最终,让它们失去了改造行业的机会,同样也让它们始终都无法尝到改造产业的甜头。等到他们无法再带来效率上的提升,等到他们无法再取得流量的突破,它们的发展必然会陷入到新的怪圈之中。
这是当下以「平台」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都在面临这样那样的困境,同样是它们不断寻求转型的关键原因。任何一个想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的玩家,必然需要抛弃单纯以效率为主要追求的发展模式,真正将兼顾效率和质量当成是自身的发展准则。只有这样,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才能真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
04 结语 产业互联网正在进入到深水区。
在这个发展阶段,「基础设施」正在取代「平台」成为越来越多玩家们的新选择,正在成为玩家们新的角力场。通过对比「平台」型和「基础设施」型的发展模式,我们可以对产业互联网时代究竟要坚持什么,究竟要关注什么,有一个相对较为明确的认识。以此为开端,我们才能真正抓住产业互联网的关键,从而获得新的突破。
专栏作家
孟永辉,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资深撰稿人,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path> 赞赏
-
闲鱼上的泡泡玛特“改娃黑市”:100元改出一个爱马仕娃娃
设计动态 2022-08-28公平讲,闲鱼绝不只是一个互联网跳蚤市场。 如果你在这上面花足够多的时间,会发现,这是一个用来观察多样生活的电子触手。 你能看到因疫情倒闭的餐馆老板抛售全套99新厨具,只要三折;逃离上海变卖家产的失业白领,附送一沪漂的心酸故事;失恋的人寻找爱情导师,需要24小时闲鱼用户不一定要卖二手货,还有人靠给盲盒娃娃手动换装赚了大钱。如今,对创意的需求让闲鱼的 “改娃黑市”成了一个年轻人完全自由的市场,本篇文章就来分析这个“改娃市场”到底如何运作,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公平讲,闲鱼绝不只是一个互联网跳蚤市场。
如果你在这上面花足够多的时间,会发现,这是一个用来观察多样生活的电子触手。
你能看到因疫情倒闭的餐馆老板抛售全套99新厨具,只要三折;逃离上海变卖家产的失业白领,附送一沪漂的心酸故事;失恋的人寻找爱情导师,需要24小时陪聊;以及女生转手男友的奢侈品,却发现是高仿。
现实生活故事会每天都在闲鱼上演,金钱考验人性经久不衰。
闲鱼用户的自由空间大的让人咂舌,没人规定在上面一定要卖二手的东西。甚至有些人从不交易,只是为了晒出绝版商品仅供展示。
稀缺的东西才有价值,有人瞄准时机,靠着给盲盒娃娃手动换装赚大钱。
泡泡玛特的娃娃们在闲鱼上面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出售和收集,年轻人不满足于官方提供的款式,对他们而言,独一无二才是最重要的。
对创意的需求让闲鱼的泡泡玛特“改娃黑市”成了一个年轻人完全自由的市场。
一、成年人面对盲盒永远是选择“都要” “抽盲盒就是我们的新型赌场。”
武月之所以能够对盲盒成瘾,一半来源于盲盒里的填充物,另一半原因来自拆盲盒的过程。
在撕开包装的几十秒内,能够分泌足矣令人血液循环加速的多巴胺。如果开到喜欢的款式,这份期盼和兴奋会瞬间扩大十倍,而获得一次这样的体验仅仅需要59元。
作为一个有收集癖的年轻人,武月每往展示柜里增添新成员的时候都要感叹:也许这就是当一个成年人的最大好处。
能有资格放在展示柜上的娃都是她的小镇居民,每人都能拥有精美“单间”。展示柜下方的整理箱里是小镇见不得光的“群租房”,里面堆满拆出来多余的重复款。
喜欢的款式才有资格住上单间
在武月看来,获得盲盒中的隐藏款是件十分依仗个人运气的事,即使作为泡泡玛特的资深精神股东,她也从未细想过这种开出隐藏款的概率。入坑两年,变成拥有一定资历的玩家后开始不满于现状,因为购买的95%拆开后都让她大失所望。
闲置款通常会被放置在闭塞空间躺平
赌徒的共同心理,就是坚信自己才是那个被上天眷顾的幸运儿。
收集癖已经刻在当代年轻人的基因里,入坑泡泡玛特的乐趣就在于看娃娃便装,最终的归宿永远是现实版的奇迹暖暖。所有玩家都抱有“希望拥有隐藏款”的心理,他们不知道也不在乎一个系列中拆到隐藏款的比例是1:114。
《95后玩家剁手力榜单》显示,潮玩手办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了潮鞋和摄影,泡泡玛特的盲盒内部也有自己的利益链可言,在小众群体内隐藏款有着不小的升值空间,达到1:720的特殊隐藏款尤其。
限定系列概念中的“限时限量”会营造一种进入倒计时状态的紧张感,爱好者脑袋里的倒计时钟表在飞速跳动,一脚踏入饥饿营销的圈套。
所有玩家都希望能够拆盒即得罕见金币,但绝大多数人得到的只有金色的五毛钱硬币。多出的闲置款,武月只能在闲鱼上打包折价处理。
直到有一天,有人找到她问“能不能用改过的娃交换?”,武月才误打误撞找到了娃圈的纳尼亚入口。
在闲鱼上,有很多手作高手出售改娃。
武月惊奇发现:花费一打盲盒的钱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隐藏款,以她平时的手气来看,实在是非常划算的玩法。
全职改娃师不多,手作水准高并且稳定的不多,能恰好达到契合的选择不多,并且制作一个通常需要相当长的周期。但得益于泡泡玛特强大的粉丝群体,像武月这样的资深玩家倒是很多,改娃圈中好的改娃师始终是求大于供。
爱马仕娃娃和香奈儿娃娃其实都只是改娃界的基础款
改娃师的产生更像是对应玩家的一种心理需求,悯怀娃圈苍生,将改造每一个“雷款”视作己任,经过头部改娃师手的作品可以直接进入娃圈简史。
同时互联网会给人一种错觉,10个人就能代表一个现象以及行业,经常能看到有人自学改娃年入百万,以及“有手就能做”的改娃教程,实践下来才发现现实世界并没有那么简单。失败永远是对新手的一种打击,但闲鱼不在乎你是不是新手。
在闲鱼进入娃圈没有门槛,不用接受任何人的评头论足,发布宝贝后,你唯一要等的就是等待愿者上钩。
二、闲鱼,改娃收藏者的交易“暗室” “自己的改的才是最独一无二的。”
闲鱼,更像是改娃圈的交易暗室。
在这里,无论任何水平的改娃师都有卖出自己作品的可能性,相应的无论任何预算的玩家都能在这里跳到对应的礼物,这里对所有收藏者都足够公平,但在这儿交易就不要总想着售后,不退不换是行业规矩,能不能二改因人而异。
改娃圈在闲鱼也被自动分成几个常见大类:
第一种是已经改好等待被收的类型。 改娃师如何二创全屏自己心意,你们喜不喜欢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喜欢,上架后也不急,玩娃的核心主旨就是心头好,静待懂得欣赏的有缘人。
第二种是贩卖自己本人。这 是一种线上版本的橱窗展示,放出自己之前做过的作品仅供观赏,发布商品定下999元的防拍链接,全靠以往案例吸引玩家上门问询,水平通常不低。
“闲鱼黑市”的第三部分,玩家组,属于整个市场中最鱼龙混杂的群体。有人放出图片等待改娃师接单,招贴告示,一种避免等待排期的好方案。有人以物易物,改娃换改娃,凭良心问询。有人300出手盼着能在预算上小小回血好购入下一个。
闲鱼入门规则:现货看中直接收走,喜欢个人风格可以再详谈
在一头扎进这个圈子后会发现,“千金难买我乐意”是Z世代群体的生活哲学,在闲鱼有人捡漏有人当冤大头,与此同时,所有人都乐此不疲。
改娃是一件手工活儿,喷漆、上色、粘合的人为痕迹在所难免。单纯从做工角度讲,吹毛求疵的买家在闲鱼被称作“验尸官”,他们拥有强迫症在意每一处手工痕迹。但如果不在意背后和脚底有没有笔刷痕迹、衣服上花纹够不够精细,那花费299和花费1000改的娃也差别不大。
相比于做工,改娃圈人更看重的是 创意。
他们的“喜欢”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受,成品改的好与不好甚至不由改娃师说了算,玩家更倾向为改娃师的创意买单,很多人并不在意自己买的东西有没有手工瑕疵,只拿改娃当作满足一己爱好的“超限定联名”。
有人在闲鱼捡漏,有人甘愿当冤大头,有人为了猎奇买单,有人在闲鱼发财创收。
很多人并不在意一个东西会不会升值或者保值,闲鱼本身就建立在这样的价值基础上,大量的人都正在为爱好买单,价值评判始终攥在玩家手中。
想要获得这个改娃限定款距离似乎只有一瓶指甲油,“只有一个!从速”并收获“3人想要”
改娃师和玩家在这个圈子中本身就是一种双向选择。除了玩家对成品有要求,改娃师也有自己的习惯。
所有娃在交给改娃师之后都要拆卸零部件进行回炉重造,手工本身就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不要催单”占据大多改娃师的第一条要求,偶尔也会有改娃师为了加急费折腰。
在闲鱼,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暗语和行规,以自成一套的体系奇异地完成运转良好的平衡。
泡泡玛特娃圈的改娃师遍布互联网,只有闲鱼独树一帜。
活跃于其他平台的改娃师不难看出都有自己的一些宏远,喜欢放长线掉大鱼,积累粉丝和客户群对他们来说要比零零散散地出手散单更重要,他们深谙当一个改娃师就要先爱惜自己羽毛,同时畏惧和希望参半的面对圈内人评价。
闲鱼玩家显然不在乎这些,随心顺意的将自己的主页当作进去娃圈的新手训练场,我们能在做的不错的改娃师主页看到他们进步的全过程。
每个人在闲鱼都拥有均等机会,即便水平实在不高的改娃师也有获得“1人想要”的机会,比起其他平台,更多人想单纯只想来这里赚点快钱,只谈买卖不谈想法,拍下再聊,可小刀。
真在意做工就会发现有些细节并不精细,但喜欢的人会为创意甘之如饴
有人淘金有人淘宝,就一定有人损失有人被坑。
收到的成品货不对版是十分常见的事,有人暴怒有人认栽,在上面交易一方面要擦亮眼睛,另一方面也多少需要依仗一点运气,毕竟在下单的那刻就已经买定离手。
多数能够帮助售后维权的互联网规则在这里并不全部奏效,因为改娃这个圈子本身就并不完善,是一个比较接近边缘化的二次创作产业。
三、泡泡玛特的闲鱼灰色产业能不能见光? 对于以“创造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来说,任何一种形式的挪用和抄袭都是不被允许的。
而像改娃圈这种“二创”并能够通过买卖直接获得收益的行业来说,处境相对来说有些边缘化。
一方面创作者毕竟在这个基础上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以及自己的创造力。对泡泡玛特这种IP持有者来说不算有利。另一方面,这个行业之所以到今天还能良性运转,是因为泡泡玛特也很需要和改娃行业相辅相成。
事实上,泡泡玛特的“国内盲盒第一名”的光环早就不那么闪亮。
首先能作为一家主营盲盒的上市公司实际上是极其罕见的,泡泡玛特的营业收益增长在18、19两年里以225.4%、227.2%的势头猛涨。连同在2020年疫情猛烈来袭的时候也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一种非必需品,只比19年同期下降了19%。
但在过去一年中,泡泡玛特的股价正在直线下跌。2022年对泡泡玛特来讲开年不利,即使这样善于用饥饿营销也遭遇了不小的翻船。今年1月14号,《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发布。
“不得以盲盒形式抬高普通商品价格”“店内公示 抽盒概率和投放数量”“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不得有介入二级市场的做市行为”“不得开展天价炒作、过度营销、饥饿营销”。
作为国内盲盒界的中流砥柱,新出台的“盲盒经营红线”直瞄着泡泡玛特发射。
即便都是不强制执行的鼓励措施,但每一条都足够让泡泡玛特胆寒,泡泡玛特的股价也在过去一年的时间流逝中悄无声息地蒸发了千亿。
最大IP—Molly的直线过气(数据图源:钛媒体)
泡泡玛特成名之战中的头部IP—Molly 也逐渐过气,泡泡玛特招股书中对这位过气女明星也有刻意强调:无法保证Molly的市场接受度保持在原有的水平。多数泡泡玛特现持有的IP只有1-4年的合约,合约到期就面临娃星解约。
泡泡玛特即将面临“孩子白养”的危机,能不能再续和有没有必要再续的答案正在不断变化。同样,根据招股书数据显示,泡泡玛特旗下的IP生命周期也并不长久,无法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
种种因素的结合下,泡泡玛特自行开发IP就是条非常可信的道路,头部改娃师的春天就从这里开始。
在改娃圈中,很多真正赚到钱的改娃师都会担心是否侵权的问题。改娃师在作品中倾注了很多心血,然而改娃接单从本质上就是一种商业变现,存在侵权风险,但还是有很多人在这么做。
泡泡玛特在招股书中的未来战略中提到“进一步提升艺术家发掘及IP创作和运营能力”。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也说过“行业是基于IP和内容“。
就目前看来,泡泡玛特在自家IP会不会出圈爆火问题上还是摸不出规律,在没出现第二个Molly之前,能做的就是用数量代替质量。
很多一些系列推出之前没人知道会不会火,但改娃圈的头部KOL在签约前,就已经很受欢迎。
陆续签约改娃圈的头部博主到泡泡玛特的自家MCN葩趣,已经成为泡泡玛特艺术家发掘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头部改娃博主【言吾豪】就因为是活跃于互联网的改娃大师被葩趣MCN签下
现在如果认真查看闲鱼也能发现一些端倪——泡泡玛特和改娃圈互相依靠。全凭签下头部改娃师自然不是万全之策。毕竟,头部意味着少数。
在闲鱼上,有多少人接改娃订单,就有其中一半的人出售改娃准备退圈。
真退坑的标志就是连同展示架的全面清空
因为最开始买泡泡玛特的那群人已经慢慢对三代、四代失去了兴趣。
泡泡玛特为了缓解尴尬局面为了上新而上新,风格的改变和系列的更新对泡泡玛特来说是大势所趋,遗憾的是很多老粉对此并不买账。老闲鱼上所有改娃收娃的帖子中,有将近八成都是新系列求改。
老IP陷入审美疲劳,新系列排队跳入改娃圈蹚水。
对于泡泡玛特来说,闲鱼更像是一个系列是否受欢迎的晴雨表,春江水暖“鱼”先知。在闲鱼上你能看到哪款在出手,哪款在招帖求购,还有多少人在痛改“雷款”。
四、所有弄潮的年轻人都有退圈的一天 武月在闲鱼上预定了两个改娃,不同改娃师不同价位,一个花费800元另一个200元,加上邮费自理差不多是她一个月准备豪掷进泡泡玛特的预算。
从预定到收到耗时两个月,八百元的提前收到,sp改娃变身成功,收到成品以后武月大喜过望,除了稍微偏贵没有其他缺点,准备攒攒预算再找改娃师继续。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200元购入的另一个改娃还没收到。
武月向改娃师发送消息,对面回复“勿催”跟着7个叹号,隔5分钟又发过来一条:+50加急费7天后可以发出。
付过加急费后10天整收到成品,拆箱后武月只剩长长叹气,和她预想中的差距太大,然而买定离手不退不换,失望太多,她开始思考什么时候半退圈,回血再战。
作者:刘奕然;公众号:五环外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C8c_4e59ijB3RESXV6Z0Rg
本文由 @五环外 授权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PPT超全自学指南(14):进击的版式之Logo页处理和科技风拆解
UI交互 2022-08-28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PPT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如果一个作品GET不到,就带大家多看一些(我也不想这么中二的,如果有更好的...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 PPT设计 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如果一个作品GET不到,就带大家多看一些(我也不想这么中二的,如果有更好的名字欢迎评论。
往期回顾:
PPT 超全自学指南(1):明确目标+软件操作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2):搜索能力和逻辑能力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3):图示能力和设计审美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4):深入发展和学习资源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5):8个常见问题解答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6):进击的版式之观察逻辑(上)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7):进击的版式之观察逻辑(下)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8):进击的版式之封面页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9):进击的版式之目录页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0):进击的版式之关键词页面(上)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1):进击的版式之关键词页面(下)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2):进击的版式之时间轴页面和文字排版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3):进击的版式之人物介绍页面和图表处理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PPT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
PPT超全自学指南(14):进击的版式之Logo页处理和科技风拆解
UI交互 2022-08-28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PPT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如果一个作品GET不到,就带大家多看一些(我也不想这么中二的,如果有更好的...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 PPT设计 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如果一个作品GET不到,就带大家多看一些(我也不想这么中二的,如果有更好的名字欢迎评论。
往期回顾:
PPT 超全自学指南(1):明确目标+软件操作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2):搜索能力和逻辑能力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3):图示能力和设计审美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4):深入发展和学习资源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5):8个常见问题解答 历时一个月的精心制作,用轻量有趣的图文,帮你轻松自学 PPT 设计。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6):进击的版式之观察逻辑(上)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 超全自学指南(7):进击的版式之观察逻辑(下)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8):进击的版式之封面页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9):进击的版式之目录页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0):进击的版式之关键词页面(上)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1):进击的版式之关键词页面(下)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2):进击的版式之时间轴页面和文字排版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
PPT超全自学指南(13):进击的版式之人物介绍页面和图表处理 进击的版式简而言之就是分享一些我观察PPT设计作品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都会讲到。
阅读文章 >